今日学习:得到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238讲:打小报告也是一种控制
见:小报告在古今中外都是控制领域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有两个档次:一是完全从上级的立场出发,搜集并加以整理的,对上级有价值的小报告,是对上级信息的重要补充;二是为了报告人的私利,而向上级报告的。聪明的领导人一定要善于把监督体系的张力保持到适度水平,控制好组织的文化环境,把小报告这种东西控制在不妨碍组织发展的范围之内。
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打小报告和密奏制度是皇帝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古代皇帝通过筛选并赋予少数亲信密奏的权力,对其关键下属的一举一动和家庭琐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不仅可以形成威慑力,而且通过对事件结果了解和处理过程的掌握,他才能安心。
小报告悖论,是指当我们位于基层,一文不名之时,我们很痛恨打小报告的人,但是,当自己大权在握之时,往往期望别人给你打小报告,多给你一点信息,让你对基层多一些了解。小报告,就成为控制的一种方式,所以,有些领导对于小报告是欢迎的。
案例:军统头子戴笠,善于打小报告,但他从来都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处处从蒋介石的需要考虑。这种小报告,就融进了蒋介石的控制闭环,就特别有价值。
聪明的领导者应善于从小报告的内容、成分、质量,以及打小报告的人的其它行为,综合分辨出信息的价值,辨认出哪些人是值得长期信任,哪些人既要鼓励他们打小报告,但又不能重用,甚至还要稍加防范的。
感:小报告的作用。
查了一下百度,“小报告”是指暗中收集情况向上级作的汇报。有时也称“小汇报”。一般是怀着不正当的目的,背地里向领导反映情况或说人坏话。是贬义词,是需要批评的负面行为。还总结了打小报告的十个目的:一是借领导之刀杀所恨之人;二是借同事之小事邀领导之赏赐;三是扰乱团结,自己好混水摸鱼;四是满足告密的快感;五是表示自己是耳目,有忠心;六是掩饰自己无能,证明自己还有利用价值;七是诋毁别人,抬高自己;八是转移领导视线,恶人先告状;九是唯恐天下不乱;十是自以为告密神不知鬼不觉。
虽然不认同这十个目的,但“小报告”是人际关系里无法避免的,在古代君臣上下都需要买通对方身边人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以便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明朝的言官制度是明面收集信息的途径,其东厂西厂,以及遍布的耳目,让明清两朝官场成为比较血腥恐怖的机构。看史料记载说朱元璋经常会透露自己小报告的来源,让下属之间相互猜疑,自己坐山观虎斗。现代社会人的选择相对多了,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不用陷入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聪明的领导应该不会拒绝正式汇报,也希望下属支持自己的工作,多反映真实情况,打点儿建设性的小报告,对已经了解的信息一般也会掩饰自己的信息来源和对信息的看法,就是为了可以多角度的了解和掌握信息。
想到王东岳老师说的法家权术思想的创始人申不害的故事,他建议其老板韩昭候,说“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意思是让做领导的要深藏不露,不能把自己的聪明展现出来,防止下属作伪。
据说米开朗基罗画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其实是拉斐尔因为嫉妒打“小报告”后促成的,是拉斐尔一次精心报复当中诞生的。
思:从老师分享的个人心得中得到的一点启发。
所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作为生活在复杂世界里的人,需要知道大环境的构成,了解阳谋以及阴谋,自己可以不打小报告,但不可以不知道,看宫斗剧以及官场文学,就是可以间接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情况,有所防范。
所谓人言可畏,就是因为在社会中生存的每个人都会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很多议论的来源可能就是小报告。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不被人说。同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人士,是很多私密信息的第一发布者,有时也会羡慕她们对人际关系的了如指掌。
做人还是应该要嘴严,不要表功,不夸夸其谈,尽量不要说是非。见过不少领导,风格各异,有的会想方设法的多了解信息,似乎是无意中问起你的看法,无意中自己可能就“打了小报告”。有的领导授权分明,不愿意形成小报告的文化氛围,不接受越级汇报工作。
行:看了“小报告”的含义,翻看了得到上关键词为“小报告”的文章,大多是熊太行老师《关系攻略》的内容,以及罗胖的罗辑思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