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攻坚比任何一次过往的都难,简直是让人崩溃,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数万坚守一线的医护战士,看着每天的战疫报道,让人心痛的视频,在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四川、湖北、大同、抚州、南京等地相继出台了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随后当当网男主李国庆老师发表了对加分政策的反对意见,高考本是一个公平赛道,这个做法不是最好的举措。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制度的补充,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出台的,我们知道的有给少数民族地区、优等生,奥数等......能享有加分,有的确实有实际效果,有的则不然。本次疫情部分省区出台给战疫一线医护工作者子女加分,这个政策的初发点是好的,那是否有给TA们子女加分更有效的奖励呢?毕竟还有不少是还未有家室的90后。
往往很多时候政策是好的,执行却是另一番景象,总喜欢一锅炖。例如,疫情前(2019年末)广深的教育部提出,初高中学生的社会公益参与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且一个学期要”挣足”24分,24分一个学期如何分配?家里有娃的一想就知,难。
参加义工的目的原本是为了献爱心,自愿参加是大前提。签个到拍个照,就觉得完成任务了,违背了志愿服务的初衷。而且,教育部门的初衷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为提高中学生素质而出台这一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操作中,这个体系更多是在提升家长的素质而非学生的。
许多家长对照“XXX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重要观测点评分标准”,千方百计参与活动凑足分数。而一些机构、公司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推出相应活动帮学生和家长凑评价分,一天的参观学习及研学旅行,收费数百元,竟能发七八个证书。如果不想花钱,最省钱的方式就是带着孩子去参加志愿者服务。导致千万学生中,抢一个义工名额搞到“堵路”。
我们机构有志愿者服务队,同学知道我现在做公益,下图是他发我的内容记录,看那一条条的要求,由于初中生不是我们招募的志愿者对象,没有答应我这位同学的请求。也听到不少同行的心声:“一群学生参与进来,我们就不但要照顾老人,还得照顾学生”。最终是否会被“叫停”不得而知,这个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给学校的老师、地方教育分管部门的统计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一项政策的制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更多地倾听他们的需求,而不是拍脑袋,否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举这个例子,不是说给子女加分不对,而是还会有更多的选择,难道只有加分一条吗?给编制、奖金,涨薪,立学习标杆都是这些可爱的医护战疫人员应得的。
1.已经有编制的,给奖金,同时放一个长假是不是需求呢,TA们这个假期都没有很好的陪家人一起过年;
2.还没有编制的,给奖金,入编制,这里有不少的95后新人;
3.TA们孩子正在上学的,集中给一些长期可持续的兴趣班之类优质课程,如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社会的;
4.TA们孩子已经步入社会的,是否有找工作和工作受阻等情况可以物别照顾的。;
5.TA们的孩子马上要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除了加分还有什么在学习上、择校时能帮助
6,TA们中的家庭情况如何,是否可以有所可持续的照顾;
7.协调TA们的家人所在的企业,是否可以来一次集体度假;
8.TA们是否有找男女朋友的问题,作作媒?
.........
我想,5万多医护工作者,分解到各省各市,每个人的需求是什么,政府的力量是足够的,对症给方子,除了奖金表彰立学习榜样外,还是可以将工作做的很细。
不只是一线医护工作者,还有公安干警,医用垃圾处理.......等所有参与一线战疫的人员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重,对TA们的关怀,应是一个可持续可坚持的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