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互联网上的聊天,才知道原来习以为常的对话是令人讨厌的。
第一个让人讨厌的问候语是:“在吗?”坦白的讲,就算知道别人比较反感这句话,可是这个问候是不由自主说出来的,这跟脱离网络生活,线下的社交生活是密切关联的。
互联网出现了这么多年,但是学校和社会还没有出现专门的礼仪课程,教大家怎么在互联网上聊天,所以人们自然的用到了线下的社交语言。
“在吗?”这个问候语是很有意思的,它是到人家门口,敲门的一种延伸,当然是一种问候。
如果这是一对一的话,当然没有问题,但是网上的美女面对的可不止一个人的问候,她有可能面对的是几十个人的问候,如果每人一句:“在吗?”她会很厌烦的。
据说聊天中让人讨厌的另一句话是:“在干嘛呢?”遇到喜欢钻牛角尖的,会直接回怼一句:“关你何事!”但是更多的人是懒得回答。
当然,这里必须要说一个前提,就是被问候者是被很多人问候的,所以问他“在干嘛呢?”他觉得这个问候了无新意,接着才可能会觉得被人冒犯了。
所以在网上搭讪聊天,要认清一个现实,就是无论在哪里,都是物以稀为贵,有限的资源是需要争夺的。
如果一句“在干嘛呢?”就能得到稀缺资源的青睐,那反而是不正常的。
比如在大街上,看到美女,迎面走过去,问她:“在干嘛呢?”她肯定觉得你有毛病,懒得理你。
看过一篇文章,有个年轻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在网上跟别人善意的打招呼,却得不到别人的回应,于是他想了解具体的原因。
在一个社交网络上,他冒充女生,用了一周的时间去探究背后的真相。后来他在文章里说:一个女生有可能一天会接到上百个问候,自然而然,对于那些稀松平常的问候,就视而不见了。
这种稀松平常的问候语还有很多,比如:“吃了吗?”“在忙什么呢?”诸如此类的。
那个年轻人的文章引起了争论,也有专家学者从学术的角度来解释。其中有一条建议是被很多人点赞的。
他的理论是,这些被病垢的问候语,潜意识中是对别人生活的一种审查,虽然处于关心,但是会让人觉得冒犯。
又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去问候别人,所以这种问候没有新意,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问候语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大概率的情境中,问候者与被问候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大家是面对面,这样的问候语不容易让人觉得是冒犯,反而觉得是被关心。
但是放到网络空间,把熟人社会的社交语言生搬硬套在陌生人之间,必然就出现问题。很多被问候者觉得隐私被侵犯。
有人问这个专家:“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专家给了两条建议:“一是先坦白自己的状态。比如:中午我叫了外卖,吃得是和府捞面,你吃的什么?”或者“刚才去外面办了一点事,刚回到家,你现在干嘛?”
只有主动把自己的状态告诉别人,接着询问别人的状态,对方才不会觉得被冒犯。
“第二条建议就是,但凡问候别人,不要千篇一律,最好能说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让人能感觉到你的与众不同。”
如果是我,我接受第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