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有一种天生的习性,就是第一只到什么地方去,其余的都会依次跟着走。它们整整齐齐排成一行,后边的一只跟着前面的一只,不论前一只怎样的打转或歪歪斜斜地走,后面的都会照它的样子做无一例外。这是因为第一只毛毛虫边走边吐一条细丝,第二只毛毛虫就踏着这条细丝前进,同样也会吐一条细丝加在上面,以此类推就成了一条毛毛虫大道。
有一位生物学家做了个有趣的试验。他把十几条毛毛虫放到花盆的边上,花盆的四周布满了菜叶,花盆的中央是一株枝叶茂盛正在盛开的鲜花。毛毛虫队伍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环。它们自动地等距离分布,速度相同,步调一致,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士兵绕着花盆边沿做起了匀速圆周运动。
八个小时过去了,它们可能是太劳累了,先进的速度有些放慢,队伍开始走走停停。晚上天气逐渐变凉,又饥又渴的毛毛虫们只好停顿下来卷作一团昏昏欲睡。
第二天气温逐渐变暖,它们慢慢地苏醒过来,又自动排好队伍开始在那里绕圈子。就这样它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如此简单的运动,竟没有一只发现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一只能离开这个可怕骗人的怪圈子而闯出一条新路。”
读到《开放式创新》这本书的第一、二章,毛毛虫的故事会时不时的出现,像极了2012年在Tieto工作的我们,一直做着Nokia的项目,Nokia的塞班系统,从S40(5310/5320)到N95,N97,从邮件到Message,到Qt,曾经的无限辉煌,Tieto成都site也一度增长到1000+,但在NokiaCEO的一句“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之后,Tieto成都site也1000+急转直下到200+人。
封闭式创新——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外部的环境变了
我们生活在UVCA的年代,我们专注自己的领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功能,优化团队人员和组织架构,我们井井有条,️系统,️逻辑,勤恳努力。但跳出小圈去看向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环境早已不同:
技术人员的可流动性和可获得性不断提高。训练有素,知识渊博的人才不断涌现,部分公司甚至不愿在人才培养上投资,自己耗时耗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容易用高薪被竞争对手公司挖走。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人也面临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创业,顾问等等。
从政府层面,各城市更是打起人才战。从全球来看,各国之间也依靠各种移民政策,不断吸引人才。1998年的研究发现,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超过50%的博士后不是美国公民,硅谷30%以上的计算机出生在美国之外。而美国对这些人才的Home Country做过什么?
除此之外,风险投资市场,被搁置的研究成果所面临的外部选择,外部供应商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些都使“封闭式的创新”越来越难进行,甚至是一种破坏。
什么是开放式的创新范式?
知识垄断的时间已经结束了,现在获得知识的渠道早就从传统的课堂学习外溢,维基百科、知乎、B站、小红书、抖音和知识IP博主,但凡是你想学习的,似乎没有什么是你找不到资源的。商业模式需要从专注内部创新转换为连接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找到创新的价值传递链把价值传递给客户,同时让企业从价值链中获得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最难的?一千个人会可能有一千个答案。我的答案是“思维的升级”。在我们的固有模式和思维中,“排他”——似乎是我们基因中自带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个体为了更好的保存自我。从社会层面来看,人的经验、思维、知识都会随着时间、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迭代,否则很容易抱残守缺、拒绝发现和开拓思维空间,在我们满足中失去活力,让自己一直在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里圈地自娱。企业家和老板们如果基于过去的成果,以往的成就,很容易就把自己放在过去的光环中从无意识,不自觉的排他。如何让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BOSS所需要去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