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的阅读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后悔的血泪史,刚才我拿起纸笔,大概罗列了自己读过书,很明显在阅读饥饿感形成的中小学时期基本上没有读过书,相对多一点儿是大学时期和工作之后。
一、中小学时期
小学阶段:由于出生在农村,周围的人都是只要把文化课学好了就可以了,父母很少关注孩子的阅读。与同龄人相比,我比他们还幸运一点儿,因为父亲当时是村子里边仅有的高中生,别人眼中的“高学历”者,平时也非常关注我的学习,要我在课外时间多读一些课外书,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买课外书,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学校配套发放的《课外阅读》。父亲在农忙之余也会翻看《课外阅读》,然后我们会讨论其中的一些文章。如《平平在家里》、《针瞧不起线》、《鸡毛信》……这些文章到现在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比这更有趣的莫过于父亲给我们讲一些神话故事,吸引的邻居家的小伙伴都过来听,冬天我们围在一起边烤火边听,讲到有趣的地方,惹的我们哈哈大笑,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是会满脸微笑地说:“就你爸的故故经多。”她那儿能体会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开心。然而,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亲需要外出干活,这种福利毕竟不是经常都有的。有一天姐姐无意间在家里翻到了一本书,据说是姑姑的,没有书皮,里面有好多页也已经缺失了,偶尔出现一张插图也是只有线条的黑白色,从那本书里我知道了《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莴苣姑娘》等等,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就是童话故事,这些就是我童年有关读书最美好的记忆了。
初中阶段:初中时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老师不让学生在学校里看课外书,怕耽误学习。即使在课下也不行,特别是长篇小说,因为老师害怕有的学生课下看不完,会带到课堂上看,或者沉浸于当时的故事情节,影响听课的效率。我从小到大一直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乖女”,老师不让看,就特别听话的不看,当时好多同学们都迷恋明晓溪,郭敬明,韩寒,老师不让看,有的同学会偷着看,因为我一向把老师说的话当“圣旨”,初一,初二没敢看过。到了初三和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但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的女生成为了好朋友,在她的影响下,利用课余时间看了类似于《蝴蝶梦》的,含金量不太高的几本书。整个初中回想起来只有一个疑问,我当时怎么那么听话?
高中阶段:上了高中,学习任务更紧了,但是由于高考语文要考许多有关名著方面的知识,老师建议我们在假期看一些课外书。在高一的暑假我看了人生中第一本有价值的,含金量高的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一个假期读了一部《平凡的世界》,已累的我精疲力尽,由于长时间不读书,看书的速度非常非常的慢,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往往是看了下句忘了上句,就在这样的情景下,我坚持每天看几页,在开学之前终于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看完之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之后又读了《三国演义》、《野性的呼唤》、删减版的《红楼梦》。当时也知道要写好作文不储备知识量肯定不行,但另一方面,高中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期,高考是一道“鲤鱼跳龙门”的屏障,一不小心就可能满盘皆输。在那种情景下,只能利用吃饭,课间这些边角边料的时间读一些《青年文摘》、《意林》、《读者》之类的简短文章。现在想想当时真是目光短浅。
就是由于读书少,高考文综只考了155分,其实在几次模拟考中,我都已经发现了班里有几个学生总成绩不是太好,但他们的文综成绩比较好,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爱好看课外书。大学时,班里同学还拿我的分数开玩笑说:“你的文综只考了155分,你还能够考上二本,也算是不错了。”现在想想,如果小时候能够爱上阅读,多读书,最后肯定能考一个更好的学校。
二、大学时期
我是文科生,但是我又比较喜欢数学,所以高考完之后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想选择数学教育,毕业之后做一名数学老师。当时选了好几个学校都没有发现数学教育,只看到了一个教育学,当时就天真地认为教育学应该是语文,数学,英语都有吧,就选择了教育学。后来到了大学,我才知道文科生没有数学教育这个专业。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因为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平时老师会推荐一些有关教育的著作,在老师的推荐当中,我读了卢梭的《爱弥尔》,斯宾塞的《斯宾塞快乐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洛克的《教育漫话》,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
在这些书里边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帕夫雷什中学》当时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就在想象自己以后的教育生活,描绘自己的教育蓝图,想象着自己到了学校之后怎么来教育孩子们。回想一下:帕夫雷什中学内的一草一木,教室内外的物品陈设,都是学生的习作;在帕夫雷什中学,各室各处都摆放着书籍,想读书,随手可取。此书通俗易懂,一字一言切合实际,甚至可以效仿炮制。当时在读时恨不得把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单读这一本书就记了很多的笔记。真正走进学校因为懒惰,却忘记了初心。
有段时间不知怎么回事,迷恋上了金庸,所以就看了一系列金庸的武侠小说。大二的那个暑假在一个辅导班代课,当时有个同学也在那里代课,她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海岩的《深牢大狱》。一看《深牢大狱》,又一下子迷恋上了海岩,开学之后又读了海岩的一系列的警匪作。
之后又零零碎碎看了一些其他作品,如《围城》,《边城》,《在那遥远的地方》,《骆驼祥子》,《柳永传》,《汉武大帝传》,《居里夫人传》等。
前些天读了朱老师的《我的阅读观》中的青春伴书最痴狂,感觉非常的羞愧,如果大学时期能够拿出朱老师一点点的镜头来读书的话,大学时期也一定读了很多很多的书。我非常赞同朱老师说的:大学是读书的天堂。大学既有时间,又有资源,只要愿意,我们每天都可以泡图书馆,尽情地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三、工作时期
2013年毕业到现在,工作了整整五年,这五年当中读书读的最多的应该还是和教育有关系的著作。因为做教师是我儿时的理想,整个学生时代我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毕业之后做一名传播知识的老师。既然是自己的理想,我不想盲目对待,更不想过一眼就望得到头的生活,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想教出一群优秀的学子,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在努力着。
工作第一年的暑假,因为假期没有事儿,就到郑州玩,当时刚结过婚,正准备着要小孩,所以特别关注家庭教育。那时住的地方附近刚好有个三联图书馆,白天孩子的爸爸去上班,我就拿个本子带支笔,到图书馆里边读书,那个暑假我读了刘称莲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曹文轩的《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一系列童书。回想起来,那个暑假过的无比充实。
后来读了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高万祥的《我的教育苦旅》,跟着这部作品的推荐,读了王东升的《发现母亲》,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曾国藩家书》,《没有任何借口》,《给孩子根和翅膀》,又重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等。
由于我比较喜欢学习,所以学校经常派我出去参加培训。在心理培训时听了刘友龙老师的焦点课程,对我乃至大部分参加培训的老师影响极大。在教体局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伊川教育心理咨询共同体”,刘老师建议我们每天坚持读书,坚持写分享,每天不必多,贵在坚持。日不见增,月见其长;月不见增,年见其长。后来又在每周六晚上利用QQ开展读书交流会,上学期我们并共读了《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每次读书会就好比加油站,能让我们满血复活,激情重燃。
上学期临近期末,我无意间从领导那里听到去参加新教育学习会,又想起了几天前以前的同事在朋友圈晒的新教育之朱永新的《致教师》,非常好奇,就到学校图书馆找有关书籍,找到了《我的教育承诺—朱永新教育访谈录》和《教育的使命—朱永新教育讲演录》两本书,读了第一本我就深深被新教育吸引了。迫不及待的想拜读朱老师的原著,就拿着我的书跟同事换了《我的阅读观》和《致教师》。
值得庆幸的是,领导跟我说假期中间有个新教育培训让我参加。听了内心无比激动,从放假我就开始期盼这次培训。一放假赶紧读借来的《我的阅读观》,《致教师》。读完这些再参加培训,听起来特别轻松,特别是开班仪式上张硕果老师的《新教育通识培训课》,第一次让我感觉到培训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我都知道,那种感觉非常美妙。
参加完这个培训,我就一个感觉就是和新教育遇见的太晚了,看到那么多老师在新教育之路上走得如痴如醉,我心也为之疯狂。离开学还有20天,在这20多天里,我要合理的利用时间,先整理一套系统的班级文化;再看一些童书;再准备一些开学后的《每周一信》,万一哪一周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写,我就可以从写过当中选择比较适合的来代替,这样不至于停下来。
目前正在读朱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正是由于这段时间读书读的比较多,习惯也慢慢养成了,每天闲下来就想拿起书看几页。就这样坚持读下去,写下去,行下去,用行动创造收获,用坚持创造奇迹,让我和我遇到的学生都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