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写给年轻妈妈》
第二章 了解我们的孩子
孩子也是一本无字的书。书的每一页,浸透着妈妈的心血,凝聚着妈妈的爱。年轻的妈妈,每天翻动着它,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
孩子抱本《机器猫》,看得捧腹大笑,笑得妈妈莫名其妙。问孩子笑什么,孩子递过书:“您自己看,特逗!”妈妈接过书,看了两三遍,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自己根本看不明白!
年轻的妈妈整天教孩子说话,孩子一天天长大,会说好多话。可妈妈却痛苦地发现:孩子和自己的话越来越少,少得令人心寒。
中国的家庭教育要走出误区,年轻的妈妈爸爸一定要读懂孩子这本书。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么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一些家长却一味指责孩子,有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家长有没有想到更新教育观念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这一代孩子生长的需求吧!
一、孩子渴求朋友——孤独的“小蚂蚁”
当代孩子的求友愿望,比任何一代孩子都强烈。
上海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打通“知心电话”,用神秘的语气问我:“‘知心姐姐’,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在家里,我像一只可怜的小蚂蚁;在学校倒像个引人注目的大白兔。”听得出来,她觉得我的年龄跟她差不多大。 “你能告诉我,你的妈妈爸爸是干什么的吗?”我问她。 “妈妈是教师,爸爸是经理。他俩一天到晚忙得很,根本没有时间理我。要交代的事,包括吃什么、做什么,都写在台历上。我觉得我好可怜呀,就像小蚂蚁一样。可在学校就不同了,无论表现好不好,老师都能看到,所以,我觉得我像个引人注目的大白兔。‘知心姐姐’,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她的话,一下子把我带回童年:“我比你强,我家里有6只蚂蚁,我是第五只。”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你真是太幸福了!”女孩子也是想也没想,发出了感叹。 放下电话,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怜悯和难过。从此,这一只孤独的小蚂蚁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家家都有一群小蚂蚁,形成自己的“蚂蚁小世界”。这个小世界给自己的童年带来多少欢乐,多少美好的回忆! 拿我来说,我家有兄弟姐妹6个,我是老五。小时候,姐姐哥哥总带着我们一起画画、玩沙土、洗碗、打扫房间……每当我回忆起童年的家庭生活,心中总洋溢着一种温馨,总想抽出空去家中看望父母,和姐妹、哥嫂聊天儿……那种幸福的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曾一次次地梦想过,假如给我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定要写一本回忆童年的书。
二、孩子渴求平等——小孩为什么不爱逛商店
蹲下身,和孩子平视,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有一次,我和一位年轻的台湾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聊天儿。他对我讲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
他的女儿3岁,跟他是好朋友。可他发现,女儿最不爱逛商店,每次领她去商店,她总是哭着闹着不愿进。 这位年轻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爱来呢?
终于,他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一天,他领着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他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大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见角的大书包,时不时地磕碰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别说孩子了,我都不想再待下去了。”这位主持人激动起来,“当我把孩子抱起,扛到肩头上,准备离开商店时,孩子突然笑起来,指指点点,不想走了。哇,原来她看见了漂亮的玩具!”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示:我们做儿童工作的,不能总站着,居高临下地跟孩子讲话,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这个体会极为深刻。
与孩子平视。这是所有从事儿童教育的人都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当家长的,要被孩子接受,是不是也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是不是不该总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滔滔不绝地训斥孩子呢?
两代人形成了平等交谈、相互沟通的习惯,障碍自会排除,隔膜自能打破。 假如你的孩子还小,请你蹲下来和他交谈。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
三、孩子渴求倾听——倾听孩子说话
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听者。
我有一个孩子。30岁时我生下他,起名叫李悦。儿子出生时,我从下乡插队、工作的吉林白城地区调回北京,跨入了我从小向往的中国少年报社的大门。我非常珍惜这个工作的机会,因为不是所有的知青都能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
为了全身心地工作,我把1岁零8个月的儿子送进幼儿园全托,每周只接一次。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是说:“妈妈,咱们谈谈话。”有一次,竟然哭着向我请求:“妈妈,我知道你很忙,没时间陪我在家,可你能不能把我转到每天都能回家的幼儿园?”
我没能满足他的请求,我和我丈夫常常出差,没有时间照顾他。
每次孩子回家,总是兴致勃勃地给我讲幼儿园里的事,不管我爱听不爱听。儿子需要的是一个忠实的听众,而妈妈是最合适的人选。遗憾的是,开始我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需求,总觉得听孩子说话,浪费了我写稿子或思考的时间。所以,每次孩子和我讲活,我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
没想到,我的忙碌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了障碍。由于他是个思维能力很强的孩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话说完,他就讲得很快,慢慢地变得讲起话来结结巴巴的。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注意改变自己,尽量抽出空来,倾听他讲话。渐渐地,儿子竟成了我学习儿童语言的老师。是他把我领入了奇妙的儿童世界,使我后来对儿童教育工作达到入迷的程度,也使我学会怎样用心去读“孩子”这本书。这本书,竟然还成了我当“知心姐姐”的教科书。
当你成为一位非常好的听者时,便是你成为高明的说话者之时,你也就具备了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朋友的条件。
方法一:做出听的姿势。(一)一定要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 (二)身体要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 (三)不要制造“墙壁”。如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着书。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障碍。 (四)用眼睛“听”。要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来表达你的兴趣和愉悦。
方法二:表现出听的兴趣。谈话中最扫兴的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 我记得,我大哥从美国回来探亲时,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过了两天,大嫂从兰州来北京,也去看了这部电影。回来后,她津津有味地给我大哥讲起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哥哥竟听得非常入迷,并不时地问: “后来怎么样了?” 我觉得十分可笑,背地里问他:“你不是看过这部电影了吗?” 哥哥笑着说:“如果我说我看过了,让你大嫂多扫兴!” 我心里立刻对大哥产生了敬佩之情:他是多么懂得尊重人啊! 想想我们对孩子,就缺少这种尊重。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知道了,早知道了。 别烦我!”“该干吗干吗去吧,谁有工夫听你神侃!” 于是,孩子十分扫兴。我们当妈妈的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他的冷暖、吃住,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你同孩子谈话的兴趣便也具备了。
方法三:要将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是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 (一)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惊的样子。孩子最爱吃惊,用大人的话是“大惊小怪”,他们希望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示出吃惊的表情。能把大人吓住,说明自己很有本事。 (二)语言表达。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诸如“太好了”“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我简直不敢相信”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也许你会发现,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如果你想要表现出有兴趣的姿态,那么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你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令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会养成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毛病。
那些在课堂上发呆、不爱发言的孩子,幼年时可能就缺少好的听众。孩子从小没有感受过自己语言的魅力,必定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失去应有的信心。
妈妈是孩子语言的第一位老师。而语言,又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环节。 你想让你的孩子变得更聪明些吗?那么,就从倾听孩子说话开始吧!
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外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够对孩子感同身受,可以和孩子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无济于事的。
四、孩子渴求尊重——尊重孩子的隐私
尊重孩子的妈妈,才能培养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一位中学生告诉我,这种带锁的本子在他们班里几乎人手一册,目的是为了防范父母翻看日记。 孩子向最亲的父母锁住自己,这一颇为残酷的现象令人深思。孩子之所以给日记上锁,是因为父母不能尊重他们的隐私;而父母则自有一番道理,实在不了解应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其中的问题就出在如何互相了解上。父母与孩子虽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情,但毕竟相差几十岁,彼此之间有天然的代沟;跟孩子做朋友,靠真诚赢得孩子的信任是唯一的途径。
儿童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这孩子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智商高、主意多。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孩子头,他常常会编造出一些小秘密,以吸引同龄的伙伴。
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他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独立见解,自尊心也在增强。进入青春期,孩子对成人的封闭性、对伙伴的开放性更显得突出。这些小大人似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
五、孩子渴求赏识——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需要大人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妈妈真心地赏识过自己的孩子?
有个小男孩曾经委屈地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当过干部,好容易当上了小队长,乐得屁颠屁颠的。回家跟我妈说,我妈不但没夸我几句,反而把嘴一撇,说:‘小队长有什么可吹的?这是中国最小的官儿!’可她不知道,我当上小队长有多么不容易!”
一个刚上任的中队长对我说:“我当上中队长,心里特高兴。回家跟妈妈一说,我妈当时就问:‘大队长的候选人有你吗?’您说,我妈多不知足!” 我看,有些妈妈真是太难为孩子了。如果按照这种观点设想,学校里成功的学生只能有两名:一个是大队主席,一个是学习最拔尖的。其余的孩子就都是失败者了。
六、孩子渴求保护——家庭是孩子的港湾
妈妈爸爸永远不能对孩子说:“滚出去!”
远洋的巨轮,迟早要驶回平静的港湾,加油、维修、装货、卸货……以迎接第二次远航。离家的孩子,早晚要回到温馨的家庭,吃饭、休息、添衣、减衣……以迎接新的黎明。 家庭,不仅是成年人歇息的港湾,可以放松地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且也是孩子的港湾。这个港湾地方不大,但是却有着母亲博大的胸怀,她能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也能容纳孩子的过失和眼泪。
前面讲过年轻父母的惧怕心理:“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其实怕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有保护的措施。
(一)家庭如何保护女孩子
对小女孩,也就是女童,妈妈要教会她自护的知识和本事。
对大女孩,也就是少女,尤其是青春期的少女,母亲要更加关心,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心,让女儿懂得,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格是自尊、自重。不自尊、不自重的女人是会被人轻视的。
(二)家庭如何保护男孩子
妈妈要告诉男孩子,从小要自立。
妈妈还要告诉男孩子,要尊重别人,尤其要尊重女性。
对于小男孩,妈妈要放手,让儿子自己保护自己、保护母亲。对于大男孩,母亲要给予较多的关切。
由于改革开放,西方的东西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一些掺杂着丑恶、腐朽、反动、暴力、色情的书刊和影片也随着侵入我们的国土,极大地危害、威胁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作为父母,要时刻关心孩子在看什么,在做什么,以防微杜渐。
作为父母,我们担负着为民族的未来培养建设者的重任,我们有义务保护孩子、关心孩子,也有义务教给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与本领。我们这一代人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遮风避雨、解饥缓渴的屋舍,更要给孩子们开辟一隅慰藉心灵、排除困扰的空间。这是“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也是“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这个地方,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