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白嫩清腻、营养丰富、价格公道,老少皆宜,是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按我们家乡习俗,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绝儿豆腐。
豆腐好吃,工序可不简单,完整的工序包括:捡豆,泡豆,磨浆,过滤,加热,“点”豆腐,压块。
做豆腐,一般选用的是黄豆(也称白豆),也有选黑豆的。不过黑豆做出的豆腐,乌青乌青的,颜色不如黄豆做的豆腐那么洁净漂亮。
泡豆前,要捡去石子、土块、坏豆、碎豆秆等,只留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豆子。然后,根据气温高低,泡上一定时间。夏天气温高,豆子泡胀得快,一般泡上七八个小时就可以了;冬天气温低,则需要泡上三十多个小时。
充分浸泡过的豆子,豆皮、豆瓣分离,体积增长一倍多,白胖白胖的,甚是喜人。
磨浆前,还要经过三两遍的淘洗,一为漂去豆皮,二为除去部分豆腥味。
淘洗干净的豆宝宝,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磨浆。
先前磨浆时,用的是石磨,靠的是人工。泡好的豆子倒在豆腐磨上,旁边再放上一个瓦罐,瓦罐下事先要挖出小洞,里面装上清水。
磨浆人抱着磨杆,绕着磨盘转圈圈,很是辛苦。推磨人身体要强壮,还要平衡感强。身体弱的人,推不动石磨;平衡感差的人,转不了几圈,就会天旋地转。
豆子和清水,顺着磨眼儿缓缓流下,雪的豆浆,带着棉花糖一般的白沫儿,从磨盘间透出,并沿着磨盘边的凹沟,汇成小流,流进事先准备好的桶里。
现在,人们用上了电磨,再不用担心身体弱、平衡感差了。只要为豆腐磨插上电,电机转动,乳白色的豆浆,就流了出来。和过去相比,既省力,又省时。
为保证做出的豆腐细腻,无残渣,进行适当的过滤,还是必须的。
过滤豆浆用的是过单儿。所谓过单儿,其实就是一块正方形的瓷实布,四个角拴在二根交叉的木板上。木板上钉上钩子,直接挂在大锅上面。锅要足够大,否则装不了多少东西。我们选用的是能装七八担水的巨型铁锅。
过滤时,把磨好的生豆浆起倒在过单儿里,然后有规律地轻轻摇晃。乳白色的豆浆透出过单儿,汇成小溪流,流进下面的锅里,而杂质则留在了过单儿里。
过滤之后的豆浆,要在大锅中进行加热,煮熟。随着温度的一点点升高,清香诱人的豆浆味儿,便透出锅盖儿,溢了出来,勾得人馋涎欲滴。煮熟后的豆浆,等同于我们平时在街上买的豆浆,可以直接饮用。你要实在馋了,大可舀上一碗,大快朵颐。
豆浆要成为豆腐,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点”豆腐。“点”豆腐,说的简单点,就是在熟豆浆中,加入一些酸性物质,比如食醋,老浆等,让豆浆凝结成团状。(街面上的豆腐,多用石膏点就,味道儿和浆豆腐相比,逊色很多。)
“点”豆腐可是个技术活,非要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人不可,等闲之人不可轻易试之。
“点” 豆腐时,老浆越酸越好。老浆越酸,豆浆越容易起块。老浆要慢慢加入,快了,豆腐易变老(变硬),味道儿会大打折扣。老浆的量要把握适度,不能多,亦不能少。多了,豆腐会变酸,口感变差;少了,不出豆腐(出豆腐率低)。故而,“点”豆腐要有耐性。俗语“性儿急,吃不了热豆腐”,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老浆的一点点加入,豆腐师傅的轻轻搅动,乳白的豆浆慢慢凝结,成为粥状,俗称豆腐花。再后来,豆腐花逐渐凝集成团,浆水逐渐变清,变绿。最后,变得豆腐是豆腐,浆是浆,泾渭分明。这时候的豆腐,称之为豆腐脑。
舀上一碗,或佐以白糖,或佐以盐巴、葱花儿、香油,那细腻爽滑,香甜可口的味道,自会让你唇齿生香,赞不绝口。
撇去水,把豆腐脑舀进带孔的容器,容器里事先铺上包单儿。多余水分,顺着包单儿和容器的细孔,流了出去。最后,扯起包单儿的四个角,叠好,放平,并在包单儿上压块平板,放上重物,静待水分除尽。
到这时,白嫩的豆腐终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