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是工具,工具本身不产生价值,如何让IT与业务深度融合,创造价值,是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
前面也专门写了2篇文章等,讨论了信息化项目的价值到底应该是什么,例如通过IT项目的实施,是否能提效、提质、省人、降本等,也是许多IT项目追求的目标。
但IT不同于其它投资,它具备一定的【复用性】,可以产生长期效益与价值,如果忽略或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IT的规划、落地就可能产生偏差。
不同的土壤(企业发展的阶段、企业文化、以及决策层的认知等),会产生不同的IT策略;近期,结合IT项目的来源,总结出IT价值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解决业务的痛点
例如:报表需手工输出,工作量大;指标取数未自动化,不及时、不精准;业务场景或流程未IT覆盖,效率低,存管控风险等;
此阶段,通过IT系统的覆盖(从无到有),或迭代,解决手工作业多、界面不友好、速度慢、效率低等痛点。
这个阶段,IT带来的价值,会体现在效率、风控、省人、降本等方面。
第二个阶段:解决业务绩效问题
业绩决定地位,所以,绩效提升几乎是所有人关心的话题;如果IT项目的目标,与业绩改善相关,那么,就容易取得广泛的支持。例如,许多企业的管理路径如下:
1、战略目标
成为中国500强、世界500强;或者行业第1等;但最终会折算成百亿、千亿规模,因为排名最终是看口袋钱多钱少的。
2、年度预算
围绕战略目标,高目标导向,制定年度预算,包括收入、成本、毛利;也包括用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花费多大的资源,取得多大的产出;
当然,也会包括后台对前台的支撑,例如交付要快、品质要好、成本要低、服务到位及时等。
3、KPI制定及分解
年度预算通过后,KPI自然而然就基本确定,然后再参考【指标树】进行层层分解,由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进行承接,形成全员KPI,压力传递。
4、KPI执行及反馈
过程确保结果,通过半月、月度日常汇报;季度、半年、年度以及专题经营会议,对KPI进行检讨等,确保过程受控。
5、IT建设
KPI的及时性、真实客观性,是上层最为关心的,于是IT的作为也就出来了,指标的E化、报表的E化,让决策层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以便及时预警、纠偏。
所以,有些企业以KPI的提升为改善方向,规划出许多年度的【破题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攻坚克难,在这些项目中,自然也就有了IT发挥的空间,例如流程要固化、报表要IT化、防错防呆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