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为“尽心为忠”,这既要不失气节,也要能够做到“尽己之心”。历史长河中的尽忠之人,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中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虽至死都没有为主复仇,但却用生命诠释了尽忠的信念。
春秋末年,晋国国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正卿的智伯被赵襄子所杀,并把他的头骨做成了酒器,以报年轻之时所受的侮辱。智伯的门客豫让所幸逃脱,藏匿到了深山之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豫让在山中长叹道,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只有为他报仇,我的内心才无所愧疚。于是,豫让改名换姓,假装成犯人潜入到赵襄子的宫中,做些打扫厕所的杂务。
一天,赵襄子如厕方便,见到打扫卫生的豫让神色异常,目光凶恶,甚是可疑。于是,他便派人把他抓起来拷问。豫让不露惧色,直率地承认就是为智伯报仇而来。赵襄子的侍卫一听,动手就要把豫让拉出去杀掉。赵襄子却拦住说:“此天下之贤人也”,说着就亲手释放了豫让。
豫让被放走之后,仍然不甘心。为了行刺成功,豫让“漆身为厉”,将有毒的漆涂满身体来改变自己的样貌;“吞炭为哑”,吞食火炭来改变自己的声音,甚至于他的妻子都难以辨认的出来。豫让以此状在大街上乞讨,等待机会再次刺杀赵襄子。
不久,赵襄子出行,豫让便埋伏在行进途中经过的桥底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突然,马惊嘶鸣。赵襄子见状道:“豫让肯定躲在此处行刺。”他手下的士兵搜查一番,果然抓到了豫让。赵襄子虽为豫让舍生取义的行为所感动,但他也是仁义至尽,放过他一马,这次不能再放他走了。于是,便命令士兵包围了豫让。豫让深知难逃一死,便对赵襄子说:“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恳求能在赵襄子衣服刺几剑,以了却报仇心愿。赵襄子对他的行为赞赏有加,便脱下衣服递给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衣,喊道:“吾可以下报智伯矣”,接着伏剑而自刎。
“一死谁言无所为,主知深处自难忘”,豫让“尽己之心”的忠义,而今也仍为我们所赞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谓的“忠”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它不止是在君臣之间,更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