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我们讲到,像黄公望这样的人,50岁决定离家修道,学画画这些所作所为,可能旁观者会不解,觉得他不务正业或者不知所谓,等到他真正学有所成,已经是年近古稀。而正是这样的一意孤行,才能潜心钻研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也许受此故事启发,给自己找到了激励的榜样,我们做事,不要盲目追逐名利,不要贪慕虚荣,我们要脚踏实地,认真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喜欢做什么样的事,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要受身边环境的影响,而迷失自己的本性。小时候龟兔赛跑的故事也早就告诉了我们,像乌龟一样的慢不要紧,关键是执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的爬也会有赢的机会。
是的,也许有些人注定这一辈子就不是凡夫俗子的过法,他们的人生意义,是在于国家在于社会,他们没有小家的概念和责任,他们抛家弃子,奔赴祖国需要的阵线,或者痴心于某项理论知识或科学技术的钻研,他们除了手上这个课题,其他全是白痴,他们的家人形同虚设,甚至还要付出更多。但是他们的贡献和成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都记得住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人,就是隐居山林、超脱凡俗的修行者,他们有自己的信仰追求,不惜放弃俗世的家庭和亲情,奉献于他们的神和主。
这两种人不是简单的不顾别人的看法,只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他们往往更加心怀他人,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目标明确,而且长远,而且坚信!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再决定迈出第一步时,就已经驷马难追。他们为了实现那一个我们常人不能理解的目标或理想,穷其一生、尽其所能,物我两忘。
假如我们不是以上两类人,我们只是平凡的人,想要过着平凡人生里的独特模式,那么,我们不比高低,也不比长短,不比强弱,也不比宽窄,但是,有一个不能不比:密度。学过物理就知道,相同条件下,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我们跟相同条件的人,就是对比生活质量,或者至少跟自己对比,生活质量有没有逐步提高?关键因素就是:密度。
思想的密度和行动的密度,统称:使用时间的密度。决定了生命在我们身上体现出什么状态来。我们不做参天大树,只喜欢做一棵小草,也得做那棵生命力比较强的小草。所以,无论你选择在哪一个层面,追求自己独特的人生,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你的生活密度有没有逐步的提高?有的话,那就是在通往自己想要的路上,你正在不断努力。没有的话,那就是,你用追求自我的理由,放纵自己虚度人生。
归根结底,人活在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绝对的特立独行,因为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你首先有家庭的责任,有了责任就会有一些事情你必须面对,不管你愿不愿意,做没做好准备,有很多不期而遇的事情会落到你头上,你必须去解决。
假如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个感觉,那必定是别人替你做了,责任并没有落到你肩上,只是,没有人能替你挡一辈子的,有些事情,并不是你就能够回避,不过是时间调整了一下,早晚还是会来的。你作为一个人,一生中该负起多少的责任,是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减少的,只会因为回避而推卸给了别人,仅此而已。
只有清楚的认识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对人生的规划,有个大概的时间表,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这是一个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错过了也许就没有重来或者弥补的机会。比如,人们常常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形容人生的遗憾。
我们可以把物质需求放到最低的限度,我们不用住豪宅,家庭和睦有亲情比什么房子都重要,我们不用发大财,身体健康心态阳光比赚多少钱都快乐。我们不要随波逐流到处去跟风,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去默默耕耘。
但是,无论我们如何不攀比、如何低能耗,我们要对家人负起最低极限的责任——我们至少有责任,让我们最亲的人不为我们担忧,不让家人为你担忧,是每一个人最低的责任,然后再去谈其他什么社会责任,我是这么认为的。
然后呢,最好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这是我们每一个成长起来的应有的责任。就如上面提到,很多责任早晚会落到你头上,没有人可以为你挡一辈子的,你早一点自己挡,就早一点适应这些压力和麻烦。更重要的是,你也会早一点体会到,当你能自己顶得住的时候,你的亲人内心是多么的幸福,是的,幸福就在这一刻!
我们不能只有思想的密度,学习再多思想再多,没有落地实践,始终的虚无的假设。只有真抓实干,在做的过程中去感悟那些道理,才有真实意义。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们要做的,就是每一天该走出的那一步,不要懈怠,而且要越走越快,越走越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起来,才是恒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