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网上闲逛。在某个专门回答问题的社交网站上看到一个讨论“贫穷”的问题。一时感触,记述了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是1984年左右。总之我还没上小学。哎哟我去,太曝露年龄了。但是既然要答这题,曝露就曝露吧。
那一年,某个晚上,我家来了一个亲戚。其实也算不上亲戚。是我妈娘家村里一个姐妹。实在受不了老公虐打,跑出来的。带着两个孩子。 一个大约和我差不多大,另一个要小一两岁的样子。
进门就开始哭诉她这些年的境遇。大概的意思是家里穷,日子不好过。日子不顺心丈夫对她也就没什么好脸色。一起生活五六年,基本没过过一天顺心的日子。这女人按农村的规矩我应该喊她姨。其实现在想想,肯定不到30岁。穿着半旧的那个年代特有的类似中山装的衣服。衣服上打着好几个不同颜色的补丁。梳着两条刚过肩的辫子。那时候农村虽然有供电,但是十天倒有九天是停电的。闪烁的烛光里,那女人坐在我家炕沿上,看不太真切。两个孩子缠着她的腿,一左一右不停的纠缠。
终于她的诉说告一段落的时候,母亲问她饿不饿,吃饭没有。其实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没吃饭跑出来的。她婆家的村子离我们村挺远,那个年代不要说汽车,自行车都是少数人家才有的奢侈品,步行到我家要好几个小时。那个姨不好意思说没吃饭,但是孩子们的嘴里是藏不住的。旧时的农村人虽然穷,但是都是善良人。坐在旁边没吭过声的奶奶看到这样的情景赶紧去下面条。那个年代,现在的挂面在农村也是没有的,面条要现和面,做手擀面。其实我们家条件也并不好,但是有父亲在城里当临时工,还有当兵的叔叔,所以比平常人家要好一些,杂粮面条还是能吃的。
做面条需要一些时间,两个孩子也确实饿了,就抱着母亲的腿不停抓挠。我妈看不下去,于是从里屋拿出来两个苹果分给俩孩子。苹果是我父亲下班回来,刚从县城的路边买的,总共只买了五个。说实话我看到一下拿出来两个给他们,心里着实很不痛快。得益于在朴实的农民家里长大,一直受着父母,爷爷奶奶和左邻右舍善良,纯朴的潜移默化,我并没有明确反对,当然眼神肯定非常犀利。
两个孩子一人一个苹果拿在手里半天,我以为他们是不舍得吃。其实那个年代不要说他们,就是我,一个苹果也要稀罕好半天才舍得下口。忽然,较大的孩子举着苹果对他娘说:“娘,这是什么,能吃的东西吗?”我不记得这句话以后屋子里是否静默了一会儿,也不记得他娘是怎么回答的。但是我清楚的记住了这句话。我在农村长大,自幼清苦,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两顿肉,平时的菜是爷爷菜园里种的,奶奶菜缸里腌的。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吃窝头,另一半时间吃掺了玉米面的杂面馒头。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是素馅的,因为自己一家人吃,外人看不见。初一早晨的饺子里有肉,因为按照传统,初一的饺子要端着去送给长辈。但是我从很小就吃过苹果。我们是农村,苹果园虽然有人看得紧,但是并不多么难以企及。苹果在秋天也并不太贵重。然而,这个和我年龄仿佛的孩子,不认识苹果!就是那句孩子的问话,让我对那晚的事情忘不掉。
再后来,奶奶下好了面条,他们娘仨面条还没吃完,那个姨的男人找来了。我相信,他也并不是坏人。只是一个被数张嗷嗷待哺的嘴压弯了腰的农村青年。我的记忆里,一个在地里劳累一天的男人,穿着黑色脏旧的类似中山装的衣服,光脚穿着沾满泥土的破布鞋,闯进我们家。可以想像,劳累一天,饥肠辘辘回到家,老婆和孩子不见了。四处打听,加上赶夜路,男人是暴怒的。男人揪着头发把女人拖出我们家。当然是一顿打骂。我们家只有篱笆墙,左邻右舍有的连篱笆墙都没有。打骂声引来了很多人。那个年代善良朴实的人们并不会围观,他们赶来拉架,劝解。后来终于还是平息了。也没有人有理由阻止男人把自己的妻子带回家。
再后来就是几年以后了。那个女人终于还是忍受不住男人的打骂,跳井寻了短见。后来上中学的时候,我还曾经与较大的孩子同校。直到那时,才知道那个较大的孩子是个姑娘。当年用父亲青蓝色的旧衣服改的衣裳,加上一头短发,完全看不出来男孩女孩。
写下这段经历,并不想说明什么。只是“贫穷”这两个字触动了我。如今,大家的日子都还算是过得去。作为一个中年油腻男,我也在城里算是有一份自己的生计。90后,00后的孩子们,也许觉得自家的日子不如别人家别墅宝马舒服。但是现在大家真的过得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