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这节课。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做一个小调查:我们班孩子有没有绰号?为什么要起这样的绰号。是啊,一个人的绰号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特征,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和一个人的绰号有关,她就是——凤辣子。凤辣子是谁?为什么被称为凤辣子?
(顺势引导引号的用法,写作文拟题要把关键人物放在前面)
二、品析句段,感受人物形象。
1.课文到底是怎样描写凤辣子的?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对作者对凤辣子描写的具体语句。
2.读了课文,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凤辣子?
(请一生回答,追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①穿着: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a.]找1-2名学生读,正音;全班齐读;
b.分析你读出了什么?(炫耀地位)
c.点讲:作者的描写方法——从上到下
②容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女生齐读,这能看出凤辣子什么的一面?
(预设:美丽而又狡诈)
③语言:A一语为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
(预设:张狂放肆,炫耀地位)
B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预设:世故、圆滑、能说会道、伶牙俐齿、阿谀奉承)
C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预设:善变、虚伪)
D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预设:虚伪、炫耀特权)
④动作:“携”、“拭”
(预设:假惺惺、装腔作势)
⑤别人眼中的凤辣子: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预设:不拘小节,性格放纵)
(预设:以上环节顺序根据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而定)
小结:如此丰满的人物形象,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来的?
三、以文带文
在《红楼梦》中,黛玉来到贾府见到的可不止凤辣子一个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宝黛初见的场景,尝试从宝玉的语言、动作、神态去分析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作业
1. 1、仿照课文写一写六一庆演的场景或运动会的场景(要求;150字);
2. 阅读《红楼梦》你会了解一个时代的风景;阅读《红楼梦》你会看到封建大家族的历史;阅读《红楼梦》,你还会看到中华文化的璀璨。黛玉来到贾府还会遇见什么人?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去阅读《红楼梦》吧,相信你会获得更多。
附录:
《黛玉抛父进京都》节选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①,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②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③。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pín)④二字极妙。”
注解:
①若如此:若,假如,假如真的这样。
②些须:少许,一点儿。
③表字: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④顰颦:宝玉虚构说西面有石头名叫“黛”可以画眉,“颦颦”的意思是皱眉,与黛玉的“黛”相合,因为黛玉的外表是忧愁状,喜欢颦眉,所以给她取了这个名字。
思考:尝试运用人物描写手法品析宝玉的人物形象?
作业1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