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心有个街边水果摊,夫妇俩露天卖水果已经几十年,下雨下雪偶尔不出摊,妻子正常守摊,丈夫帮忙进货并且自己在家里面纸糊农村祭祀的用品。
春天秋天还好些,夏天烈日炎炎,无处可躲。
冬天寒风呼啸,脸手皲裂。
夫妻俩都是早早穿上军大衣、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尽管两人都穿得像企鹅样,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仍然会坚守在摊边等候零星顾客。
因为这是一家生计的主要来源。
他们家的儿子我是看着长大的,白白净净,知书达理,非常优秀。
先是考取市一高,然后考取苏州大学,再继续读研。
毕业后考取苏州公务员,目前已经准备结婚,儿媳妇在苏州某医院。
夫妻俩耗尽毕生积蓄为儿子在苏州买了一套房,230万,首付75万。
农村老家的两层小洋楼也花了20多万装修一新。
和摊主大姐聊天时,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虽苦犹甜。
我跟她开玩笑说,她可以不要这么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了,半百的人啦,要注意休息,也要学会适当享受了。
她笑着爽朗地回答:"再吃苦5年,等儿子结了婚,债务还清了,便不再出摊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她这个五年遥遥无期,说不定真的可以不出摊,但她肯定闲不下来,一定还要继续帮着儿子带孙子,帮着操持家务。
因为农村人的本色,大多数父母的天性,不到真的万不得已,只要身体允许,绝对不会坐等儿女给自己养老。
聊天到最后,她长叹一声感慨:“二丫老师,你知道么,我从初中毕业那年17岁开始就守摊卖水果,忙了大半辈子,这一次把所有的钱都掏空了!但是,忙得开心呀!”
是的,忙得开心呀,因为儿子上进,越忙越有劲头呀。
纵然身体受累,但心不累。
因为日子越过越敞亮,美好的未来指日可待。
一位朋友,年近半百,先是做泥瓦匠,然后自己积累经验,做包工头,承包了不大不小几个工程后,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做瓦工也好,包工头也好,终日日晒夜露,餐风露宿。然后改行,投资了一个小加工厂。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即使在他最繁忙的出货结账的那些天,他每天晚上再迟都会到城里陪伴上高中的儿子。
在教育上从不吝啬投资。
对于儿子的日常教育更是事必躬亲,经常和我们交流教育心得,对于儿子的陪伴不仅有心,更用心、耐心。
宽严相济,宠而不溺。
因为父母的细致陪伴与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考取厦门大学。
在儿子高考升学宴上,小学毕业但现在是二百来人的工厂的老板的父亲喜极而泣,当着一众亲朋好友,借着酒劲说出了多少年想对儿子说的话:
“儿子,我用尽全力培养你,就是为了让你和我过不一样的生活,就是为了让你过得比我好,活得没有我这么机械与低层。
我虽然从泥瓦匠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不一定缺钱,但是你不知道为了谈成一笔生意我得陪多少小心;
为了赶一批货,我得日不眠夜不休熬多少夜;为了笼络客户,我得战战兢兢陪多少笑脸。
儿子,你大学毕业后,自己从事一份职业,至少比我有尊严有闲情有自由;至少比我活得更安稳;比我活得更轻松。”
人逢喜事千杯少,喝着喝着真的喝高了,最后又细数他一路走来的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受尽的委屈与冷眼,这么多年的坚持与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