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谕纪泽(2)【1148】2024-11-5
评点:《尚书》之今古文
曾氏在这封信里给儿子谈了“经学”中的一桩大案,即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之辩。
《尚书》为儒家《六经》之一,原本是上古时代写在竹帛bo(古代初无纸,用竹简、绢帛来书写文字)上的政事记载,经孔子删节而汇编成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肆焚书,《尚书》也在焚烧之列。有一个名叫伏胜(字子贱。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济南)。原为秦国博士,世称伏生)的博士将一册《尚书》藏在屋壁中。西汉初年,伏胜已经九十岁了,他从屋壁中取出《尚书》时,只找到其中的二十八篇。伏胜便在家乡山东传授这二十八篇《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全部出自伏胜门下,就连著名政治家晁错(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晁错出生于颍川(今河南禹州),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时期,因能文任太常掌故。朝廷征召研究《尚书》之人,晁错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接受儒家思想。学成归来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也受汉文帝之派,向伏胜学《尚书》。伏胜所传的这部二十八篇的《尚书》用汉代文字所书,故人称今文《尚书》。数代之后,传到欧阳高、夏侯胜、夏侯建时,经汉武帝认可,被定为国学。一直传到东汉末年,都得到国家的承认。
在汉武帝末年,鲁王(西汉时期的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汉鲁国十四王中的十王)拆除孔子旧宅,又从中发现了一部《尚书》。它以古代文字所写,世称之为古文《尚书》。这部《尚书》归孔子后裔孔安国(约公元前156年-前74年,字子国,汉代鲁国人,孔丘十一代孙,自汉景帝元年至汉昭帝末年间在世。孔滕字子襄之孙,孔忠字子贞之子。西汉官吏、经学家)所有。此《尚书》比伏胜所传的《尚书》多出十六篇,异文有七百多字。对于多出的这十六篇,孔安国未作解释。东汉时,大学者贾逵、马融、郑玄等为之作训,也只解释与伏胜所传相同的那二十八篇。这样,那十六篇便慢慢失传了。后来,东莱(山东龙口市的古称。现也作为烟台市的古称,或作为地理名词泛指烟台地区)人张霸(东汉大臣,字伯饶,蜀郡成都(今成都)人。七岁能通读《春秋》,后拜樊鲦为师,博通五经。东汉和帝永元中任会稽太守,重用有真才实学之士,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使会稽地区大治,"百姓歌咏之"。)处出现一部有一百零二篇文章的《尚书》。张霸的《尚书》为什么会多出这么多篇呢?原来,他一是将原来的二十八篇加以分解,二是选取了《左传》的文章及《书序》作为首尾。汉成帝时,张霸将他的《尚书》贡献给朝廷,朝廷未予以认可。如之后他的再传弟子樊并参与了谋反案,于是张霸的百零二篇《尚书》便被废黜chu(废除)了。
到了东晋元帝时,豫章(汉朝至唐朝的行政区划名,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县。后在东汉、三国、两晋以及南朝时期,豫章郡、豫章国为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区的地理单元。)内史梅赜(赜字念ze意精深。字仲真。东晋汝南今湖北武昌人。曾任豫章内史。献《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立为官学。但被宋以来的考据家指为伪书。)梅赜说这是魏末学者郑冲传下来的。郑冲是怎么得到这部书的,梅赜没有说明。《这部尚书》有五十八篇,其中三十四篇的篇名与郑玄所注的古文《尚书》相同,而起除《舜典》外,其余都有注,书前还有孔安国写的序文,说明他得书及作传的情况,又把《书序》分别列在各篇经文的前面。
这部《尚书》从梁朝开始便流行开来,由于刘炫、刘焯为它作疏,陆德明《经典释文》为它作音义,使得它在学术界逐渐占了优势,终于压倒了郑玄所注的那部古文《尚书》。唐朝初年制定的《五经》标准读本采用了它,后来孔颖达作《五部正义》也采用了它,一直到清代阮元编《十三经注疏》也采用了它。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尚书》就是这部梅赜献的《孔传古文尚书》。这部古文《尚书》的真伪一直有人怀疑。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出了一个学问扎实的的阎若璩qu(玉环。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此人写了一部《古文尚书疏证》,以铁的事实证明梅赜所献的《孔传古文尚书》及《孔氏传》都是伪作。尽管学术界已公认了这一考证,但古文《尚书》仍有很重大的学生价值。所以阎氏之后,这部书仍被当作经典而流传至今。曾氏对儿子说“此亦《六经》中一大案,不可不知也”。对中国传统学术有兴趣的读者,也不妨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