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同学会觉得,孔子啊老子啊,都是千年前的人物,他们那一套是不是过时了?
不然。思想有其演变的过程。当代的思想,源于古时。西方思想史一定会追溯到苏格拉底,国学,就会追溯到孔子、老子。
快哥年少轻狂时就一度不喜欢国学。大概是在校学习时,因为缺少阅历,对国学里的道理就体悟不到,只留下背诵带来的心理阴影。
但现在再看国学,就两极反转了。很多困扰自己的问题,从古书中就能找到答案。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却在职场中遇到过不公对待,那么你其实算是一个儒者,历史上的大儒们大都是类似的命运。道义上,无数的先贤和你并肩而立。你可以选择刚烈地对峙。当然,也可以飘然而去恰如庄子。也可以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恰如老子。当你成为管理者,你可以选择无为而治,也可以依法而治,更可以外儒内法。
这都是上古先贤们给我们的启示。了解国学之后,你也会获得更多表达简练的思考模型,但一生都可咂摸体悟。
这次要介绍的,是道家的老子。道家老子和儒家相同之处,是他心怀光明,希望更好地治理国家,为百姓谋福祉。从目的上,都是治国。不同的是,他的手段是无为。所以,可以说老子首先也是个儒者,但他比儒者多了一些以柔克刚的手段。所以,我们也先介绍一下儒家。
我们往往有个错觉,好像儒家就是要遵循非常多的道德规范,其中,一切要以君王意志为先。比如我们熟知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当代人的思想,一听“三纲”就要上头了。
快哥把这句话跟假想的女朋友说了一下,她追着我跑了三条街,然后我乖乖表示会上缴银行卡。
但是,对于“三纲”,我们其实有两重误解。
第一重,孔孟从来不说这三纲。那么,孔孟是咋说的?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要像君,那么臣才像臣。忠诚,是有条件的,不存在愚忠。这个条件就是“仁”。如果君王不仁,那么臣就可以离开,甚至还可以改造君主的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很明显,不存在君最大的概念。甚至是反着来的。
所以,我们多少有些误解儒家。
有意思的是,从《菊与刀》我们了解到,日本人非常严格地执行这样戒律式的道德教条,对君主有着绝对的“忠”。一直到近代,都处于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不但要国人“各得其所”,还要世界各国也“各得其所”。这种道德压迫,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切腹明志。
那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到底是谁说的?其实,也是一个大儒说的,就是汉朝的董仲舒。那么问题来了,搞半天,还是儒家提的啊。
这里有对儒家的第二重误解。这句话虽然意思明确,没有再可争辩的余地了,也事实上影响了很多国人的想法。但是,有它的历史背景。不全然是为了压迫人性。
我们知道秦朝统一天下后,15年就灭亡了。很大部分原因是秦朝崇尚法家,而这个法家还不是商鞅的法家,而是李斯的法家。商鞅讲究律法高于一切,而李斯实际上是让法律成为统治者的工具,推崇权力至上及尊皇。后人来看,这是恶法。讽刺的是,作为秦朝法家代言人的李斯,自己也死在了《大秦律》的酷刑之下。
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选择了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来治国。
于是取得了经济上的长足发展,有了汉初的文景之治。但是,对于汉朝中央来说,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诸侯太强,君主太弱。于是,便以儒家为理论基础,重新加以解读,形成了“三纲”。三纲,并不是对君主无制约的。君主需按天道施政,否则的话,就会导致天降灾难,比如地震、洪水等。当然,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也几乎等于不受约束了。
好了,说到这儿,已经引出了老子的道家了。
道家并不是飘在天上不可落地的思想,而是实实在在运用到了国家治理中,也取得过很大的成效。
老子的真实身份和生卒年龄,都不明确。他的职业,有一说是图书管理员,阅书无数。也有一说是老子并非某一人,而是一群理念相合,共同求道的人。
《道德经》也有多个版本。有所谓的传世本,有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不同版本略有差异,但总体思想是一致的。
其实,对于大部分古籍,传世过程中都会经历了无数次修改和注释,往往它们的原义已不可知。但是,各种解读依然有实际意义。原文也能促进我们自己思考。
对于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有这么几层理解。
第一层理解,它是一种君王的治国手段。
无为而治,就是不要过多地干涉国家的运转。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好的治国方式,就是让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是让百姓们感到亲切,这是儒家。再次,是让百姓感到畏惧,这是法家。最后,是让百姓感到受侮辱,这就啥也不是。
如果我们常读小说,还知道《诛仙》有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还有下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快哥看完整本小说,觉得张小凡被命运虐成了刍狗,所以一直都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把人当狗一样看不起。
老子的原意,并不是说天地是坏的,会像人看到刍狗一样心存鄙夷,或是心存欢喜。老子是说,天地并不会去关注或影响万物。道,会让一切自然发生。统治者也应该像天地一样,不去刻意关注和影响百姓,如此才可无为而治。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非常具有逆向思维。这里的大道,是每个人都自然友爱的状态。没了大道,才要刻意地提倡仁义。同理,智慧出现后,就会有虚伪,亲人不和睦了,才提倡孝慈,国家混乱了,才会提忠臣。
所以,每一个表面“好”,都对应着内里的“坏”。所以,如果世事没有“好”“坏”的分别,才是真正的自然。
道德经类似的句子还有不少。无为才是治世的根本。
西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也有个理念——“自发秩序”,和“无为而治”异曲同工。《道德经》是被大量翻译的国学著作,很多人猜想,哈耶克是从《道德经》获得的灵感。
第二种理解,它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心法。
这种理解里,把社会阶层分为平民、基层干部、高层干部、君主等。
老子的道家,此时适用在高层干部的人际交往之中。
“弱者,道之用。”弱,并非真弱,而是示弱。对功劳、利益要谦让,这样他人才不会对你产生嫉妒,才可以达成更长远的目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像水一样服务众人。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但又不争夺功劳。那必然大家都会喜欢和推崇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为了达到长远目标,我们可以曲线救国。
第三种理解,是个人工作学习的状态。
无为,即无我。这类似于“心流”的概念。关于这点,在庄子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你没有刻意去追求,反而会更容易达成,更容易获得巅峰表现。
其实,孔子也是在追求无为,只不过是在用大量的礼仪修炼,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王阳明的心学,讲究无需外在约束便可随心自如行事,也是在表达这种状态。日本人的自我修行中,也会追求“通”的状态,也是如此。
这是快哥目前整理的三重理解。虽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能说出来的道不是真的道。但我们如今知道,无为而治是道,处事柔软是道,无我心流是道。当然,对老子的解读也可以无数,每个人也都可以悟出自己的道。
关于老子的思想,今天就聊到这儿。
快哥希望在很多感兴趣的领域探索。好奇心驱使下,希望能懂得更多。也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