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28 -160 这是诗经的名篇,送别诗的鼻祖,对后世之诗有深远的影响。现在读诗经真是越读越开心,渐入佳境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的主旨
这是一首送人远稼的诗。诗中的“寡人”是古代国君的自称,当是卫国的君主,“于归”的“仲氏”则是其二妹。
争议:
本诗的性质是一首送别的诗,对此古代学者无异议,争议在于送的是什么人。《毛序》说是春秋初年卫庄姜送归妾的诗;郑笺认为这归妾就是戴嬀。《列女传》说这是卫定姜之子死后,定姜送共子妇归国的诗。清代魏源调和两咱说法,以为这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恒之妇大归于薛的诗。崔述《读风偶识》说:余按此篇之文,但有惜别之意,绝无事情时悲遇之情。现代更倾向于君王送二妹之说。
写作技法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名篇,为万古送别之鼻祖,诗中描写了一个感人的送别场景。
诗中对燕子飞翔时毛羽、形态、声音的描绘,生动形象,富于画意,但在诗中只起渲染情境的作用。真正传神写照的是前三章的叠句:“瞻望弗及” ,此诗的影响,主要也表现在这种情境不断的再现之中。
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苏轼的”登高回首块陇隔,惟见乌帽出复没“,韩缜的”但登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张先的”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均受些诗的影响,而在诗的意境上作了进一步开拓,诗中情感显得更加真切。
相关知识
燕燕:即燕子。这里用叠字,就好像说黄鸟黄鸟类似
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不齐,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瞻:视,往前看;
弗:不能。
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将(jiāng):送。
伫立:久立等待。
上下其音:飞鸟由下而上,上下皆闻其鸣
南:卫国的南边
劳:思念之劳
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
任:信任。
氏:姓氏。
只:语助词。
塞(sè):诚实。渊:深厚。
终…且…:既…又… ;
惠:和顺。
淑:善良。慎:谨慎。
先君:已故的国君。
勖(xù):勉励。
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