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大潮中,每一个人都如一滴水,或融入大潮,随它起起伏伏,或被它摔出去,消失不见。
这就是我读《秋园》的感受
作者杨本芬,出生于抗日战争还未胜利的1940年,一个生活还算过得去的国民政府小官吏之家。随着父母的生活环境变化,讨过饭,上小学从四年级开始,中专未毕业开始谋生计,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再下放到江西农村。在80岁之际出版了人生中第一部著作《秋园》,2021年出版了《浮木》,2022年2月,第三部著作《我本芬芳》出版。
一、苦难中的挣扎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的念头让作者在厨房中开始了《秋园》的创作。所以,这本书类似于纪实文学,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作者的母亲,秋园,苦难而不放弃的一生。
一九一四年出生的秋园,是药房老板的女儿,十八岁时被国民党校级军官杨仁受娶为太太。国难当头,秋园从此随丈夫历经苦难,做小学老师、讨饭、逃难、女儿夭折、丈夫饿死、再嫁、儿子溺亡等,犹如一滴水,被历史的大潮抛来抛去。
“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过那种不死不活的漫长日子做准备。”众所周知的原因,“苦难”是那个时代的人生必备。在秋园89年的生命历程中,从药店小姐,到军官太太,到小学教师,到农妇,50年的光景活在苦难中,最后在疼痛中离开了虐她无数的世界,而好生活刚刚开始。
秋园去世后,女儿在她的棉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四个年代,记录了她的奔波和生活的改变。
二、男人的善良伤害
秋园的丈夫杨仁受是一个性情柔和、善良忠厚的人。回到乡下老家,因着善良,被堂弟三番五次欺骗,直至积蓄被榨得干干净净。做小官吏(乡长),一心为他人着想,用自己家的钱替被抓壮丁者顶罚。大过年,半夜家里来了盗贼,他把自己家的米和肉倾其所有送给他,还点了自己家的马灯送给他照亮回家的路。
为了帮人买壮丁或救济穷人,他把秋园的嫁妆、金银手饰也拿了去变卖。终于家里渐渐被他贴得精光,成了穷光蛋。
土改分房子,杨仁受又尽显善良。凡是熟人的房子,他都不好意思住,想出种种理由拒绝。最后,土改干部让他自己去物色,他带领全家去了偏僻的地方,给秋园和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伤害。
传统上,中国男人都有着非常浓重的家国情怀和仁义道德,也正是这种情怀培养了中国人的不屈脊梁和协作发展。但是,有些人,如杨仁受,在善为他人时,完全忽略了家人的生存和生活,把自己的家人带入了困难的境地,让家人深受其难。
三、软弱中的坚强
这本书,写的是平凡人,平凡如我们的父辈、祖辈的生活。他们那代人,坚强、不屈,历经磨难而心向光明。它以生活的真实性让我们理解和感动,并产生共鸣。
秋园的每一段生活经历,都让我想起我的外祖母和我的母亲。不得不说,秋园的经历让人疼惜,从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我又看到内心的温暖和坚强。无论是被邻居欺负,被陌生人侮辱,还是落魄时被哥嫂婉言相拒不方便留在娘家……秋园看似软弱,却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帮助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她也没有因为自己受到委屈和不公而放弃,而是想方设法寻找生的出路,以不屈扭转局面。
《秋园》写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家在时代大浪中载沉载浮、挣扎求生的过程。芸芸众生中,哪一个人又不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滴水呢?一滴水,实在微小,微小到消失时悄无声息。为了让那滴水留一点痕迹,读过此书,好想写写我的外祖母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