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很难理解梁实秋先生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引用的古诗《箜篌引》,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难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古诗《箜篌引》四句十六字,经梁启超先生一朗诵、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而作者也在听了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获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时,感动于满眼的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看这首诗。
《公无渡河》是汉代的一首四言乐府诗,别名箜篌引、箜篌谣。作者无名氏。古诗全文如下: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用白话文说就是,“孩子爸呀,你不要渡河呀,不要渡河;孩子爸呀,你硬要渡河啊,硬要渡河;到底去了,河水到底拥着你去了,我还能再对你有什么办法啊,有什么办法”。
这首四句十六言的《公无渡河》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的《琴操》,后在荀勖的《太乐歌词》、孔衍的《琴操》中均有记载。相传古乐曲由朝鲜艄公霍里子高的妻子丽玉所作。后来,常用吟此诗来讽喻对方身罹险境,却执迷不悟,苦劝不听,并警告对方再不纳谏将有严重的危险。
中国古代有多种文献记载了此诗的故事。不过都大同小异,说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葫芦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他的妻子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回到家,把那歌声向妻子丽玉作了描绘,丽玉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拨箜篌把歌曲写了下来,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其名即《箜篌引》。
《公无渡河》是汉乐府里最短的歌辞,和汉乐府最长的《孔雀东南飞》同是写夫妇的殉情之作。全诗虽只有十六字,里面却是蕴含了丰沛的情感和激烈的心理冲突:“公无渡河”是警止;“公竟渡河”是惊叹;“堕河而死”是哀叹;“当奈公何”是无奈。诗歌在叙述方式上采用第二人称,这是面对逝者倾诉亲人悲泣与哀悼的表达方式。诗歌以妇人的口吻,通过妇人对丈夫行为发展的话语反应过程,有效地表达出妇人在面临丈夫遇难全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开始是急促的警告阻止,继而是阻止失败后的惊呼,接着是面对已预知的悲剧,发生后的哀戚,最后是无法阻止悲剧发生的无力感。虽文字浅显,但情感丰富,而且情感矛盾逐渐深化。末句更是表达出不尽之意,想来妇人情绪已到达了极致,最终选择殉情。
这个不胜感伤而且传唱不息的故事启示人们:做事需谨慎,尤其在世态无常、前路莫测的关头,断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招致祸殃。
《箜篌引》的悲剧在于狂夫对渡河的执着和牺牲。联系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情况,这种疯狂的人格力量应该可以理解为,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义无反顾;或“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视死如归。戊戌变法的志士们在国家衰亡,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为寻找国家民族出路而敢作敢为、英勇执着、勇于牺牲,他们明知变法会流血牺牲,却依然坚定地实施变法的执着与狂夫的赴死是何等地相似。任公演讲时的哀痛我们似乎可以理解那么一点点了。他是在为牺牲的战友而哀,为百姓而哀,为国家而哀。
于是我们自然会猜想,梁任公可能由《箜篌引》中的那个强要渡河之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就是因为他曾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共同看看梁任公先生为何讲到《桃花扇》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