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科时,我凭感觉去看书籍。那时候,看书是一件很纯粹的事。
我没有想过如何专业化地去分析一本书,更在乎的,是阅读过程中带给我的感受。
记得有一次,在图书馆看书着迷,心思随着书中情节的展开跌宕起伏,完全忘记身处何地。
图书馆扫地的老爷爷拍了拍我肩膀,因为太过投入,我一下子大声叫了起来,刚好那时看到书中一个比较恐怖的情节,还以为身边真的出现了什么恐怖的事。
那段时间,阅读对我而言,是一件特别随意,特别快乐的事。
上本科之后,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等课程旨在教授学生了解文学经典以及分析文学作品。
一开始,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一把武器,可以用十八般招式去深入分析一部部作品,而不仅仅是出于感官上的纯粹享受。
那两年,我痴迷于理论,尝试用理论去分析各种各样的大家作品,并且会因为一部文学作品,去翻看批评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的文章。
也是在那时,我知道原来不同时期的作品,它们有特定的指代归属。比如光80年代的作品,就可以分为新写实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先锋派文学、伤痕文学、改革文学。
这些发现,大大加深了我对每个时期作品的认识,但似乎冥冥中感觉少了些什么。
2.
后来,备考研究生阶段,又深入阅读各种理论书籍,看各种批评文章。一直到目前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我又认识到,原来对一部作品的分析还可以更专业更多样化。
艾姆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对于任何一部作品的分析,都可以从这四要素中的任一要素入手。而在文学理论上,每一个要素的分析切入点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比如对于“作家”这一要素的分析,有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传记研究法、象征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原型研究法。对于“作品”这一要素的分析,有符号学研究法、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与解构研究法。
在文学专业这条道路上,我越学越专,与此同时,对于书籍的感受,也在悄然间发生着些变化。
阅读的心境好像失去了之前纯粹的快乐,对于作品的认识,也沾染上了一种贴标签的习性。
文学史甚至平时教学中,大都倡导经典作品的阅读,而所谓的经典,永远是那么几部、那么些作家。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中,我开始无意识地为各种书籍贴上标签:经典书籍、畅销书籍、励志类的书籍、心灵鸡汤类的书籍。
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导致自己很长一段时期,一点都不关注市面上出现的各种书籍,总以偏概全地认为,那些注定是一些终将被淘汰的书籍。
而当初那种纯粹的阅读享受,那种文字间微妙的情愫,我很少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到。
慢慢地,我的阅读视野越来越狭窄,一直到甚至有段时间失去阅读的耐心。
后来,我渐渐想明白,是长期的专业化教育让我沾染上了一种类似“精英化”的秉性,而我不知道,所谓被贴上“经典”标签的作品,是各种要素、各种历史因素综合成就了它们。
对于个体而言,阅读不需要太多的标签,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的感受与体悟。
3.
这种觉醒不仅让我在阅读上受益匪浅,在日常生活中,也让我对人对事多了一些个人化的理解。
曾经,我费尽心思想要成为导师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是大家口中的学术大佬,而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我发自内心的崇拜。
我一开始认识导师,是通过阅读他的学术作品。我在知网下载了十几篇导师的核心论文,一篇一篇的研读。
因为这份投入,让我在未与导师见面时,就详细了解了他学术上的创新点以及突出成就,也更加坚定自己想要成为他学生的这份决心。
当我正式成为他的学生之后,我做得最多的事,依旧是研读导师的作品并希望能够当面得到本人更多的指导。
上学期,导师送了我一本他写的学术专著。我让导师签了名并写下几句赠语,那本书到目前为止我读了三遍,并且读得很仔细。
有一次,我翻开书中的一段话,请教导师,他是如何将这句理论与所要分析的论点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导师对我说,这个就是学术功底的积累,自己平时可以这样多想想。
从一开始到现在,我并没有因为导师的名气而去盲目地想要成为他的学生,而是从真材实料的文章中,我感受到的那种学术功底深深吸引了我。
就像我一直告诉自己的,要抛却所谓的标签去实实在在地了解一个人的某些方面,而不是被一大堆的噱头遮蔽了视野。
有一阵子,我们学校的公告栏上贴出了表彰优秀学生的照片、名字以及取得的成就。
一大堆同学站在那里,看一面面满是荣誉的照片墙,言语中满是羡慕。
而作为学妹的我,下意识的行为竟是一个个研读文字表述中的个人取得的成就,并试图透过表彰的语言去做出是非判断,哪些人是真正的优秀,哪些人是言不符实,哪些人是噱头太多。
现实生活中,我很少感性地惊叹某个人好厉害,而是去分析别人口中某个人的厉害是否言符其实,又真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去学习。甚至会去思考,如果是自己,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花费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他的高度。
4.
时刻以“去标签”的意识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让我遇事多了一份冷静与果断,多了一份从容的分析与判断。
如今自媒体时代,催生出各种各样的个人品牌,类似“资深”、“专家”、“大咖”等等词汇成为品牌打造的标签。
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越需要我们怀有一种“去标签”的意识。沉下心来,冷静客观地去分析某个人、某件事,而不是在群体潮流的裹挟之中,蒙昧了双眼。
更重要的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去助力自己的成长。
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清晰地认识到别人的认可对于自己而言,是一种肯定,是成长的助推剂,但成长所能达到的高度绝不是凭借某个标签就能够去定义的。
知道每一个时期的自己有多少真正的实力,知道自己欠缺的是什么,需要提高的又是什么,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走到什么样的终点,这才是生命不断精进的根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