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看见黄执中老师表达课的一句话:成年人所能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被看见。
一瞬间其实我是有一些错愕的,因为“看见”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甚至是,一种本能。
那么,什么是看见?
曾经,我能通过对方对于童年关于母亲的形容,而无比清晰地感觉到,当对方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对于表达需要是多么地羞愧,多么地绝望,几乎蜷缩成一团。即使他已经长成了如今所谓的“像个男人”一样。但是他的内核从来就没有变过,他依然是那个在黑暗中蜷缩一团的瘦弱的小男孩。他只不过是随着父母的期待,肉体补充了更多的营养,表面上,变成了今天这幅他们所期待的样子。
这个感受,毫不夸张,几乎清晰到变成了一幅画面显现在我的脑海中。那时候的我,并没有了解过心理学,也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这种能力。所以,我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看见”。看见一个人最深刻的疼痛,看见一个人如何随着年龄层层包裹这份伤痛,然后成为了他今天的模样。
另一件事,就是关于我爸爸的酗酒。起因是被武志红老师的一个案例所触动,一个男人的父亲,直到肺癌晚期了还是坚持抽烟,家人怎么劝都不放弃。后来,武志红老师让这个男人去问一问他的父亲,你抽烟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他的父亲回答,在抽烟的时候,我才拥有一点儿自己的时间,如果连这一点空间都没有了,那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我联想到,我爸也会在喝醉酒以后,话变得会非常多,情绪起伏极大,而且会变得很暴力。回忆起来,那似乎是一个人的“撒野”,而且一定是有意识地撒野。他在外界处处捆绑自己,所以对内用一种几乎残忍的方式去获得这种“空间”和自己的“存在感”。他甚至是刻意挑衅我,通过强烈的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来挑起我的怒火,然后可以“合理地”争吵、撒野,从而释放在外界中的捆绑和压抑。
所以,我抓住了这一点,在一次电话沟通中,我和我爸聊起了他喝酒的种种。当我谈到,他喝酒的时候,是因为他想给自己创造一些空间,是在给生活的重压找一些喘息的时候,他久久没出声,然后就是一阵哽咽。
我告诉他,如果你不喝酒,你也许会找一些其他的更加恶劣的习惯来给自己创造这种空间,所以你还是选择了喝酒。我理解你喝酒的原因,我也不会劝你完全戒掉,因为这对你来说,太残忍了。但是你要知道,你总有一天会因为年纪大了,喝不了酒,你总有一天会失去这种创造空间的方式。所以我希望你能从别的一些兴趣爱好上找到这种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