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懒了! ”
“我觉得我字写得不好。”
“他应该照我说的去做。”
“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上面几句话,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别人说,或者你自己也说过?如果是,那么我非常建议你仔细阅读下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中提出我们经常会在沟通中犯如下四种语言暴力错误:
1、道德评判
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时,我们经常把他看作是不道德的或者邪恶的,例如“那个开车横冲到我前面的人简直是混蛋”、“他总是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都是在评判人。
2、进行比较
小时候我们经常都会听到父母说“隔壁家的XXX学习成绩比你好多了”,长大后我们也会经常把自己和别人拿来做比较“她比我漂亮多了”。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3、回避责任
我们经常使用“你让我XXXXX”的句式来表达负面情绪,比如“你让我很失望”。一旦别人的行为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惯性地认为这是别人的错。
4、强人所难
作为父母、师长、领导人时,我们很容易说“你应该马上把房间打扫干净”、“你再犯同样的错我就开除你”,当我们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时,我们很难体会到心中的爱,由此造成心灵的隔阂。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更加和谐,我们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模式来与人进行沟通。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具体分为如下几点:
一、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沟通时,我们只需要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客观观察结果就可以了。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出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例如上司对下属说“你很少配合我”,“很少配合”是上司的评论,当下属听到这句评论时很可能会反驳说“你凭什么说我不配合你”。如果上司懂得运用非暴力沟通,那他就会说出观察现象“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意参加”,这时下属听到客观事实更容易心平气和地接受。
二、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例如,当我说“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时,我只是在评价自己吉他弹得好不好,这是想法而非感受。正确表达感受的做法是说“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其次,表达感受时我们要使用具体的词汇来使沟通更顺畅。例如,“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这句话不是表达感受,因为“你不在乎我”是对他人态度的判断。正确表达感受的做法是说“我进来的时候,你没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
三、体会和表达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当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例如有人气愤地对你说:“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我们会如下有四种反应: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比如我们会自责说:“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自责对方。比如我们会驳斥对方说:“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第三种和第四种即是非暴力沟通模式,通过了解彼此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自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这时,我们就会说:“你现在觉得很难过对吗?因为你希望我能够更关心、支持你对吗?”
四、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会请求他人的帮助。掌握如下几个要点更有助于我们在提出请求时得到积极回应:
1、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例如,妻子对丈夫说:“你可以少花一点时间在工作上吗?”丈夫只知道妻子不希望他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于是就报了个高尔夫球班。妻子很生气,觉得丈夫一点都不理解她。如果妻子能够直接对丈夫说出愿望“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能够在家陪我和孩子”,那么丈夫就会理解妻子真正的意思。
2、提及你的感受和需要。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但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例如,父母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孩子听到后一般会把它看作命令或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被误解,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那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
3、区分请求和命令。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而我们可以这样来区分请求和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例如,A对B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B回应:“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有人陪你,找别人好不好?”此时,如果A说:“你这人真自私!”那么A的请求实际上是命令,因为A没有重视B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她。
反之,如果A尊重B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他所表达的愿望就是请求而非命令。这时,他可以说:“你的意思是说,你已经很累了,今晚需要休息,是不是?”
最后,再附上书中总结的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