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我的阅读习惯并不是从小一直有的。从以前到现在我唯一的一个关于书籍的偏执就是有藏书癖。大学之前也有一些零碎的读书习惯,例如每读一本书籍的时候,一定会放一支笔和一本质量较好款式较特别的笔记本,遇到喜欢的句子就会记载在本子里面。仅此而已,以至于被别人问到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书籍的时候,竟然哑口无言,顶多记忆起名字和基本内容,连当时的看法和感悟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后来由于看了几本关于如何读书的书籍,心中也有了一定的想法,经过一年的实施,也确定了自己以后如何阅读。接下来就聊聊我的阅读习惯养成记。
而我的读书选择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关于自己本专业的;二是用来做参考的或者是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三是提高修养开阔眼界的。
读专业书籍时,只要添加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到暗示,遇到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
关于第一点,就是我们应该阅读本专业或现任职业相关知识点的书籍。关于第二点所用来参考的书籍,例如,我现在在读《洛杉矶雾霾启示录》,对比想研究一下中国的雾霾情况以及发展史,就可以找来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或者找《直面雾霾——中国电力发展与环境保护新思考》来作为参考资料,但切记此时满足于获取自己原本希望获取的关于中国雾霾的知识,而不要把眼界停留在目前自己还不需要的其他话题。与此同时,还可以查找到的参考书做一个大概的性质和内容的总结,这点可以从目录和作者序言里面找到,长此以往,我们可以收到许多书籍的概括,便在自己在查阅知识的时候,该去找什么书,非常便利。关于第三点,也不必多说,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找书便足以。
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写论文可以借鉴的方法:根据自己所欲研究的问题主旨,把必须读的书籍和必须参考的书列举出来,在列举之中把各书的先后和研究的门径与方法系统的总结。这个书单一定要与你的专业指导老师沟通协商拟定。
读书要精。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一本书至少可以让你从中获得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写一段短评或者长篇大论发表你的看法。这时候所有的知识经过组织安排自己叙述,最后才会留有印象。发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动是心到的法门。
读书要博。不能通就不能博,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由博到专,也是由博返约。
穆来卿对于读书的方向,说过下面那样的话:——我倒是妥协论者。在初学者,乱读之癖虽然颇有害,但既经修得一定的专门的人,则关于那问题的乱读,未必定是应加非议的事。因为他的思想,是有了系统的,所以即使漫读着怎样的书,那断片底知识,便自然编入他的思想底系统里,归属于有秩序的系体中。因为这样的人,是随地摄取着可以增加他的知识的材料的。
我就想成为那种既能精深,又能博大。精深的方面是我的专业,博大方面是我的旁搜博览。
另外有志的人应该具备除本国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的能力。关于外国文学,正确的翻译难得。尤其是一些专业比较深的书籍,往往会由译者翻译的走样。因此为了能够不获取走样的知识,多学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
下面我就来谈谈从《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学习到的阅读一本书的方法。以下都是我借鉴书中的内容,这本书很有价值,没有读过的人可以找来读读,一定会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认为阅读包括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是我80%都能掌握的,因此我就避开不谈了。检视阅读强调时间,利用此方法可以很快的分辨一本书是否适合你。分析阅读就是全盘阅读。先通过检视阅读确定这本书你是否有读下去的必要,然后分析阅读。我的看法是主题阅读比较适用于你想全面深入了解某一个知识点时使用的方法。
看书时可以提出四个问题: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细说了什么,作者的主要想法,声明和论点?书中的内容有道理吗?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关于主题阅读,我觉得辩证笔记是有趣的!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 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一、找到相关的章节。
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不能被一个作者的观点所迷惑。
三、厘清问题,先要列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然后从中寻找答案。
四、界定议题,找到每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然后从书中寻找答案。
五、分析讨论。
主题阅读的精华摘要:
一、针对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的书目。
二、浏览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
三、找出书籍中相关章节。
四、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词汇。
五、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
六、界定议题。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的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七、分析讨论。比较有共同性的议题放在比较没有共同性议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