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习了干国祥、何捷、薛法根三位名师《田忌赛马》的教学实录,三位大咖都能聚焦思维进行教学,但同时又各有特色,值得学习。
甘老师的课堂最大的亮点就是文本解读深度,教学中老师抛出五个问题,引用了至少三则文言文,有课文原文、《孙子兵法》摘录,还有历史资料补充,这些对我解读文本有着很大的帮助。值得学习的还有甘老师让学生根据故事,给三个主要人物齐威王、田忌、孙膑打分(0-100分),说明理由。给故事中的人物打分,是进行人物分析非常好用的一个策略,不仅课文,在整本书阅读也是如此。给故事中的人物打分——再次有目的地细读文本——丰富对人物的体验。
何捷老师的课堂特点是幽默风趣,又不乏深度。这样的课堂不是一般老师能够驾驭的。首先引领学生明确目标,确定关键词“思维”与“表达”,进而带领学生逐步进行思维训练:分析田忌获胜的原因——从两个标点符号读懂人物性格——封孙膑为军师意味着什么?——谁是《田忌赛马》故事的赢家?整堂课,话题设计开放,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到达思维的训练。
薛法根老师的课堂,一如既往接地气,但又简洁丰厚。张祖庆老师曾说,要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老师,采用微雕的形式研究他的课堂,我觉得薛老师的课堂风格,更适合我学习研究。
学习点一:注重双基的夯实;
1.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前,薛老师先让学生听写词语。听写五个词语,有课后词语,也有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老师并不是单纯的听写,而是借助反义词、解释词意、做动作、讲故事、借助课文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进而读懂课文意思。小学阶段重在打基础及习惯养成,很多老师都会忽略识字写字理解词语这一环节,更何况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开课上。这一环节带给我的思考,注重双基训练,更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落实双基的兴趣。
2.借助两次比赛,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因为教材发生变动,我觉得此环节可以借鉴何捷老师的设计,出示三位历史人物简介,让学生在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利用人物串联课文大意。
学习点二:借助“思维帽”,架构任务群学习;
像孙膑那样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揭示这个思维过程呢?我们今天借助的一个“思维帽”这样一个学习工具,把孙膑思维的整个过程一一地还原出来了。
学习活动一:田忌连输三场的原因是什么?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来表达。借助白帽子,寻找原因。
学习活动二:要转败为胜,要取得成功,一定要找到优势。孙膑找到了优势是什么?用“虽然---但是”表达。借助黄帽子,寻找优势。
学习活动三:找到能够战胜齐威王的办法,用“如果---就”表达。借助绿帽子,寻找方法。
如何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薛老师巧妙借助思维工具——思维帽,带领学生逐步了解人物的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借助关联词语,让学生有逻辑条理清楚地说清楚孙膑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设计是本节课的一大创新,也是薛老师自身素养的体现。
学习点三:创设情境,注重语用训练;
这节课,薛老师设置了两个情境训练,让学生借助关联词语讲孙膑的思维过程完整地表述出来。
情景一:假如你就是孙膑,请用上下面的句子,给田忌出这样一个计谋。
孙膑:田将军,不要灰心,我有办法让你赢!你看,之所以——-----
情景二:做军师。
拓展《围魏救赵》的故事,出示示意图,现在请你拿出笔,看看孙膑建议田忌怎么带兵围魏救赵?画出线路图。谁愿意上来用线路图告诉大家围魏救赵的过程?
田忌担心敌强我弱,孙膑会对他说什么?用上“虽然......但是......”说服田忌。
田忌:军师,敌军主力十万多人,敌强我弱,如何能赢?
孙膑:将军有所不知......
结合课文内容,巧妙设置情景训练,让学生借助提示语境,把学生理解的孙膑帮助田忌取胜的思维,通过自己的叙述完整明白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学会。同时,老师还能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明白在真实的生活中,也可以用思维帽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确立了这样一个语文学科的学习观念,将会改变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变面对失败、面对真实生活问题时的处理的态度。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