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多把时间拿来充实自己,别想太多。”
“我最近状态很不好。莫名地,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感觉生活特别无聊。身边的一些事也让我觉得很恶心。”
“无缘无故就这样?”
“嗯。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情绪上一直很不好。感觉自己活得像行尸走肉。”
“这么夸张?既然没发生什么事,那你这是闲的吧?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啦。多给自己找点事做,多充实自己,你就没工夫想太多了。”
“好。”
小冉以一个“好”字,结束了这次对话。那句在脑海里盘旋了许久的“偶尔还会觉得活着不如死了痛快”,也被她默默藏好,没再说出口。
她并不想喇叭式宣传自己情绪的糟糕,更不想为别人带来一星半点的麻烦。
可是,如果真能自由掌控心境,主动选择快乐,她又何苦故意跳进深渊,将自己溺于无助当中?
02 有的“关心”,未必不是对抑郁的误解
“抑郁?家里是少你吃,还是少你穿了?你这么小点儿年纪,动不动就抑郁,那人家三四十岁的,事业家庭双重压力,不得一拨接一拨地往医院跑?我说你啊,一天天的别只知道刷手机,多看点书,多在外面活动活动。哪样不比刷手机强?”
吃穿不愁,物质无忧。心情不美,闷上几天。在部分长辈的眼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二十岁,二十出头的年纪,经历过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日子过得太太平了,闲得慌。闷个几天,还觉得自己得了多严重的心理疾病。说白了,不就是缺少历练吗?经历多了,这些哪算得上事儿?为一点小事要死要活,矫情不矫情?
我们承认,现在的年轻人,的确缺少历练;我们也承认,多接触外界,积极面对生活,是抵抗消极的良方。可问题是——
当一个人陷入抑郁的时候,就好比TA已经在赛道上摔断了腿,作为TA身边最亲近的人,你怎么能不先考虑TA的痛楚,只大叫着让TA加油向前呢?
断腿不治,难道就能自行好转?强行奔跑,难道不会再酿恶疾?
谁愿意整天颓丧不知所以?快乐和痛苦,如果只能二选一,谁会选择在痛苦里长久徘徊?别开玩笑了。抑郁的人,他们也不愿意成天以丧掩面啊。他们也想找到方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里走出来,好起来,和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啊。
可面对类似这样的鼓励,面对那些觉得抑郁过于矫情的“实用建议”,他们也真的很难摆出笑脸,拖着自己的断腿,跑出令他人期待的成绩。
03 抵触“关心”,我们也有自己的原因
①投影效应。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说的是:人常常会不自觉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移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观点。
为什么旁人总是很难与自己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认知方式。对方不懂自己的感受,自己也没法强求。与此同时,和无法理解自己的人大倒苦水,也没有丝毫意义。不懂,不如不说。
或许你用你的方式对我表达了关心,但这样的关心,对我来说,只是负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为了不让现状恶化,我选择拒收你的关心,在自己的角落保持沉默。如果可以,也希望你能谅解。
②对人抱愧。不再猛灌鸡汤,不再宣扬正能量,也不再逼着你往前跑了。只是问问现状,关心关心你的状态,这样也不行吗?
如果我们的答案是不,是否会显得我们特别不知好歹?可对于现状如此糟糕的我们来说,向身边亲近的人多次重复自己的无力,只会让我们更加愧疚。
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不让亲近的人为自己担心。想把工作(或学业)做好,让身边的人为自己骄傲。现实却毫不留情地赏了自己几个耳光。
觉得辜负了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也辜负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渴望着温暖,又害怕被关心。
04 面对抑郁,如果身边的人愿意这样做
①陪伴而不打扰。抑郁的人,或许会刻意封闭自己,和外界隔离。但上天作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绝不是他们的本愿。如果有人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一直在身边温暖陪伴,他们定会无比感激。
不过多追问,不过多关心。时不时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琐事、新闻看点,营造轻松惬意的交流氛围。情绪,也是能够相互感染的。
②鼓励接纳自我。
“这些都被我搞砸了。”
“感觉自己就像个废物,什么都做不好。”
明知道不该这么想,但在抑郁的状态当中,却总忍不住去这样想。看过网上那些治疗抑郁的方法,也努力把自己推出去,尝试多跟外界接触。但实际行动起来,心底却总是有种无形的抵触。
如果感受到了对方的努力和无力,不妨试着引导TA的情绪,进行合理的疏导。
努力累了,就休息吧。他人的期待太沉重,就暂时放下吧。觉得什么都做不好,就换个小些的目标,让自己更快乐些吧。
失败就失败,做错就做错。谁没失败过?谁没犯过错?有苦才有甜。各种味道都有,才是真实的人生啊。只接受别人的失败,只允许自己成功,不是太苛刻了吗?
路还长,我们一起,慢慢走就好。
PS.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不妨为阿凌点个赞吧^_^
也欢迎大家转发评论、收藏关注,多多与阿凌互动。我们下次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