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出现了白色粉末,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内容:碱变质的探究。学习犹如攀爬阶梯,遇到困难希望你能锲而不舍,迎难而上,最终扣响成功的大门。
首先请齐读教学目标:1.掌握氢氧化钠变质原理2.会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3.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以氢氧化钠作为代表进行探究,以小见大,荐而广之。探究的第一步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猜想。认真观察白色粉末出现的位置,可以得出以下猜想: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板书该方程式)
那么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实验进行验证。如何设计实验呢?先来分析发生的反应。找出不同情况下,溶液中的离子组成。若没有变质,溶液中只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若变质,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生成。所以,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质上就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那么应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呢?
翻开课本307页,找到碳酸离子这一列。独立思考:找出能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 )
小组讨论:找出能与碳酸钠进行反应的物质?这些物质共三大类。( 酸、碱、盐 )
设计实验:分别将选取的物质滴入待测液中,观察现象,即可得出结论。完成以下表格。
(请学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那么我还想继续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还是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组成。若是完全变质,说明溶液中就不存在氢氧根离子,此时的溶液就是碳酸钠溶液。若是部分变质,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此时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所以,检验是否完全变质,实质就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根离子。我们知道,检验氢氧根离子,要用酸碱指示剂,常用的就是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红,则证明氢氧根离子的存在。那么我能不能直接向待测液中滴加酚酞呢?不能。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在滴入酚酞之前,一定要把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排除。那么。怎么排除碳酸根离子呢?找到与反应生成沉淀或者气体的离子即可。对了,试一试刚才选择的这几种物质。用稀酸可以吗?不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两者都与稀酸反应。也就是说,在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同时,不能对氢氧根离子产生干扰。那么这两种碱可以吗?也不行。因为反应新生成了碱性物质,引入氢氧根离子。最后,试一试这两种盐?可以。氯化钠是中性的,不影响原溶液的酸碱性。但注意,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一定要过量。
据此分析,写出实验步骤:1.向待测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2.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3.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学生动手,开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趁热打铁,完成以下练习。向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解释原因。 (2014河南中招)
课后探究: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按照问题、猜想、实验、分析、结论这样的思路,完成了对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和是否完全变质两个部分进的探究,以小见大,对碱变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把这样的精神和思维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让知识与能力真正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世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下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