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就是彼此成全 // 阿信(罗耀晟)
在云麓古玩城,清朝雍正年间修建的古石桥——三板桥告诉我:玉牛先生是奇石的知音。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而玉牛先生却是奇石的知音。怀着期待与好奇,我前往玉牛奇石馆。
刚一踏入,各个角落的奇石宛如一幅幅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的画,瞬间让人心中怦然,流连驻足。
玉牛先生独具慧眼,将每一块奇石安放在最为“合适”的位置,使它们得以尽显个性,各自绽放出独特的风情。
一块带有竹子纹理的晶蜡,被玉牛先生放置在几根小竹竿制成的“竹筏”之上,瞬间这晶蜡便灵动鲜活起来。玉牛先生将其取名为“竹林临水”,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竹林世界,微风携着水的清凉与竹的清香拂面而来,竹梢在湛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水中翩翩起舞。
而有一块细蜡石,则置于一块老木头上,恰似一位老爷爷背着自己的宝贝孙女,纵情地唱着:嘿洛洛,嘿洛洛……
另一块晶蜡放置在如鲸鱼般的树根上,犹如小龙女正在碧波上逐浪,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看似平常的一块褐色木化石,在一棵“小树”的陪伴下,那原本坚硬冷漠的外表顿时化为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显得沉稳内敛,安静踏实。
这里的一块块细蜡,冰肌玉骨,油光可鉴,容光焕发,对于我来说,这些显得高贵的稀罕之物竟能在寻常百姓的家中,安然栖居,不禁让人联想到苏轼的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
在“玉牛奇石馆”中,每一块奇石,都被安置得妥妥当当,每一块奇石都绽放出异样的光芒。 玉牛先生从事玉石生意,闲暇之时,他总会踏上捡石头的旅程,最远曾到达江西。有人称他为石痴,而我却认为他是真正懂得奇石之人。每一块奇石与他相遇,都会得到他悉心的呵护、妥贴的安置和由衷的欣赏。
玉牛先生说:“倘若我捡到的奇石是完好无损的,我必定会全力保护其完整性,使其毫发无伤。”他还说:“应当如同悦纳自己一样,悦纳每一块奇石。每一块奇石与我们相逢,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凸显其优点。”
玉牛先生表示:“若你懂得这块奇石,我便赠予你;若你不懂,即便万金求购,我也不会理睬。”玉牛先生用心对待每一块奇石,奇石也纷纷向他靠拢亲近。
蜡石通常为金黄色,然而,玉牛先生却能有缘遇见黑色、褐色、紫色、白色的蜡石。
懂得,是同频共振;懂得,是灵魂相通;懂得,是彼此相互成全。一个眼神,便能知晓它的岁月沧桑;一次触摸,便能洞察它的潜在的质地。
奇石遇见玉牛,绽放出明媚灿烂之光;玉牛邂逅奇石,内心充满宁静祥和。玉牛先生懂得奇石,他运用质朴的竹子、树根、木块……为奇石构建适宜的情景。在这些情景的映衬下,奇石变得绮丽多姿、美轮美奂,犹如张朋大师的简笔画作,令人陶醉其中。
徐志摩曾言:“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样深刻。”玉牛先生对奇石的懂得,亦如对自己那般深刻。
人生唯有懂得,方是值得。与奇石携手相伴,安暖相依,便是一片繁华景象,不枉今生,不负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