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就是多”是一句颇有哲理的话,被许多人挂在嘴边。但真的如此吗?怎么解释家里的物件越来越多,公司的架构和人员越来越臃肿,每次修改完一遍文章长度就会增加,以及为什么999朵玫瑰要比99朵玫瑰感觉上要更真诚一点?
看起来在口头上人们都支持少就是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奉行多就是好的做法。怎么理解这种口是心非的现象?前天美国《自然》杂志发表封面文章《人们系统性地忽略做减法》(People systematically overlook subtractive changes),在这篇论文里试图证明人们的天性就是默认做加法,根本不会主动想到还有减法的存在。
“少即是多”是以理服人,需要思维才能得到的结论。“多即是好”则是纯感性的,也是本能的,不需要思考人们下意识地就去做加法。我们真正的自我是个随时执行多即是好的人,那个理想中的自我,大概才会奉行少即是多的原则,违背自己的直觉,而且花费更多的努力去找到实现的方案。
在论文的相关评述文章中,有一篇配了一条视频,里面讲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小朋友要骑自行车,哪怕是3、4岁的小孩也都想骑车到处转转。家长有心满足孩子,但是又怕孩子摔伤。所以,除了给孩子配齐头盔护膝护肘之外,还要专门去买那种儿童自行车,在后轮两边额外有两个支撑轮,相当于是一辆四轮车,绝对没有摔倒的危险。两个轮子不容易平衡,那就再加两个,这是典型的加法思维。
但是视频中还提交了一种解决方案,同样是一台儿童自行车,但是设计者把脚蹬给去掉了,把链条也同时去掉。这样,小朋友要骑行的时候,就必须用两只小脚轮流蹬地,为自行车提供动力。巧妙之处就在于,因为小朋友前进时必须用脚蹬地,那么他们就不容易失去平衡。而在换脚的过程里,他们也会一点点掌握平衡自行车的技巧。这就是少即是多的好例子,看起来违背直觉,甚至有点蠢,但是很巧妙,一次性解决了两个问题。
人们默认做加法是因为加法简单,而且容易产生自我满足。减法要困难许多,修订一篇文章,让每一部分刚刚好,用最少的字表达最恰当的想法,这种念头才升起就让人觉得疲劳和畏惧。而且,1500字删削完只剩下800字,大多数人不会觉得有成就感,反而会感到自己蒙受了很大的损失。所以作者和编辑的关系总是难以理顺,编辑删除一行字都让作者觉得肉疼。最重要的是,知道删哪里,如何删,这需要很好的判断,以及大量的思考。这会带来工期上的严重超时,远远不如做加法来的简单高效。
如果再算上做减法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甚至是痛苦,加法就显得更加可爱了。试想一下,如果你要开掉一整个部门,将会面对多少怨恨的目光?尤其是想到他们的家人孩子,也许其中一些孩子你还抱过的时候。如果这样的想法太大,那么想一想快递敲门送来新衣服时候你的心情,以及动念想要把家里的旧衣服送出去的时候的内心撕裂?在你看来,那不是处理不掉的旧货,而是满满一衣柜美好的回忆,拥有会让人觉得快乐。
这篇论文一出,我认为也是好事。之前,我们都不曾面对真实的自我,只是有些大概的猜测。因此,我们可以用无知来掩盖自己。现在有了这么一篇文章,知道了和不知道之间会有很大差别。当我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天性就是热爱做加法,那么接受了这一点之后,大概才会有勇气认真严肃地考虑一下减法,思考一下减法的意义。
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区别极大,甚至你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知道之后整个人都不是同一种状态。以前玩手机游戏,我玩了半个月,觉得极限大概就是几百分。并且由此推断,你们人类的水平也就是几百分,最多过千,游戏的设计者做的理论极限值也差不多在这个水平。然后,当我看到我朋友手机上几万分的成绩,虽然我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在那一瞬间我感觉打过千分应该不困难,我也可以做得到,丝毫不曾想过就在刚才,我还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类的极限。
为什么说无知是黑暗无明,智慧如同火炬灯塔?因为哪怕照亮一瞬间,你都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你看到了世界的模样。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似水流年里去了。---王小波《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