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13,12-2-1,告子章句下2-1》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
今天是丁酉年壬子月辛未日,十月廿三,2017年12月10日星期日。
曹交,是曹君的弟弟。
这一章针对的问题是,世人往往没有真正搞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这个性道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中的心性和中道的意义,未得甚解,一知半解,不知不解,此其一;其次,人们过于高看圣贤,认为圣贤是高不可攀的。
自古有言:"人皆可以为尧、舜。",这话,孟子也常说,人人都可以做尧、舜,后世王阳明常以"满街都是圣人"为喻,说的也是同一句话。
主旨就在一个"为"字,就是实际行动力,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中的"实干"二字。
谁去为呢?为,要什么条件呢?这是问题。
曹交就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这样的吗?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尧舜都是圣人,五百年才出一个,不是普通人所敢妄想的,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不是骗人的,就是安慰人的,要么就是为了勉励人努力才这么说的吧?
孟子说,尧舜虽圣,当然很了不起,天分、性情和意志都很了不起,但尧舜也是人,跟每一个人都属同类,我们有什么不可为的呢,"人皆可以为尧舜",这话,我信。
曹交不懂"为"字的意义,话锋转到形体的比较上面,用今天的流行语就是跑到"颜值"的打分上面去了。他说,我听说,自古做到尧舜的,莫过于周朝的文王,商朝的成汤,而文王身高十尺,成汤身高九尺,可见,有这样伟岸的身躯,才有这样伟大的事功,如果想要做成圣人,看来不是身材矮小的人所敢企及的事。我身高九尺四寸,比文王矮,比成汤高,身体条件似乎是具备了的,可是,衡量一下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却不过只知吃饭罢了,没有其他过人的才能,不足以表现于世,真是有形无实,感到自卑和愧疚,跟文王、成汤相比,差太远了,请问怎么才能成为尧舜呢?
孟子说,你搞错了,圣人之所以为圣,跟身高颜值没有半毛钱关系,你把注意力和观念转移到比较尺寸长短上,已经跑歪了。你只要并且只有只是聚焦于作圣之志,反己自修,凡是不如文王成汤的补上,凡是文王成汤有的品质就去追求,不断勉励去做就能做到,我没听说有志却没有能力做不到的事。
孔子说:"德之不讲,学之不修,闻义不能徏,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徳,不是玄妙的高深知识,不是开研讨会讲论一番,不是列出十个八个定义。德就是行道的心得。你做了没有?天天学《孟子》,孟子上面说的,你用了没有?做了,就是圣人;用了,就是完人。没做也没用,而只是天天讨论什么是圣人,什么是天地完人,你就是个坑人。
曾国藩是近代实现天地完人的圣人,身高矮,颜值低,脑袋笨,脾气倔,抽烟好色一堆臭毛病。但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不肯就此认命,更不肯就此堕落。他拜唐鉴为师,唐师教他学静坐,使他从此摆脱了好色轻浮的老病。一生以说话迟钝,走路端重为功夫。四十好几了,有一天晚上,默默地走到院子里,把烟具给砸了,从此再没碰过烟。一生没啥才气,后世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字,就是这字,也是中年以后每天当作功课内容,然后有样的。这些事迹,详细记录在《曾国藩家书》和《挺经》中。
孟子的意见很清楚,尧舜也是人,我也是人,尧舜能做圣人,我也要立志做圣人。
曾国藩留下八个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这样的意识和行动,使一个凡人可以展望和打开全新的人生画卷。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