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习惯性暴力
这是一些迷信拳头的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就是“只有武力能解决问题”。学生也不一定经常打人,他们多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动手,他们只熟悉武斗,不善于文斗,而且他们一般对集体,对组织,对官方持有不信任态度。他跟人打架吃了亏,他一定要武力报复你,建议他告诉老师可以给对方纪律处分,他认为“那没用”,在他眼里,唯一有用的是让对方尝尝他的拳头。
经验表明,这种学生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较低,每日牢骚满腹,对谁都不满,孩子有错就打。本来家长就有习惯性暴力,孩子耳濡目染,就形成了他和他家长一样的价值观,这种学生如果和校外不良青年串通一气,可能闯大祸。
这种学生除了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之外,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明白:友好胜于争斗,文斗胜于武斗,不可以轻易动拳头。得让他尝到和谐的甜头,尝到文斗的甜头,另外还要指导他的家长不要迷信武力。
五、讲哥们义气
学生打人动武是为了别人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他自己平时并不一定欺负人,也不一定有暴力习惯,有的各方面表现还不错,只是重友情重得失去了原则,出手帮哥们儿打架,犯了错误。讲义气的学生,有的头脑颇简单,不计后果,这种人容易被人利用;有的头脑并不简单,知道后果,只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出手。
这种学生关键是帮助他们克服无原则的哥们义气,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你讲法大于情的道理没有多大用处,你讲哥们儿义气造成的严重后果,他未必信服。因为它的主观感受与你的客观分析不同。通过讲义气,他可能感觉得到的比失去的多,你更不能挑拨他和哥们的关系,那样不但不能使他们转变观念,反而你自己也会成为他的“敌人”。最好的办法是简单讲清道理,劝他改正,然后就等待。
经验告诉我们,克服哥们义气的最好办法是让他自己吃点亏,等他通过具体的事情发展,发现哥们儿确实把他害了,他就改变看法了。
六、表现自我
这种学生施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实力,或者为了吸引什么人的注意。他们往往在学习方面和其他正经事上没有优势,然而身大力不亏,有一股横劲,于是就用拳头为旗帜,表现自我。也有的学生看了一些功夫片儿,警匪片,心向往之,于是进行模仿,觉得很酷,也是出风头的意思。
教育这种学生,关键是帮他找到一条路,使它能够用正当的手段干正经事出风头。有了这样的渠道,他就不会过分依赖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