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152/365天
今日阅读《用得上的哲学》
——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
作者:徐英瑾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思考的心理活动
35、诺布效应。
1)什么是诺布效应
约舒亚·诺布是一位实验哲学家。诺布做了个心理实验,发现我们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去指认恶人,而不是那么喜欢去指认善人。也就是说,在“找恶人”这件事情上大家都很积极,而在找“谁是好人”这件事上,我们积极性却不够。该实验所发现的这个心理效应就叫“诺布效应”。
2)我们为什么对恶人那么敏感?
人们对于识别“坏人”的兴趣,可能就是一种对识别者自身有利的捷思法的体现。注意,这里的“坏人”并不是指自私者,而是指社会信用体系的破坏者。自私者一旦足够聪明就不能做坏人,因为聪明的自私者知道,如果社会信用体系崩塌了,聪明的自私者也会跟着倒霉。
换言之,如果我们在遇到一些坏人坏事时,能够挺身而出并去制止这些现象,与其是说是为了别人,还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这就是一种基于自私的利他。
3)找出坏人是经济有效的。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是分工协作的产物。所以我们可以倒推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好人,这样一来,演化论就会偏好这样一种意图识别机制,即它更倾向于把坏人识别出来,而不是把好人识别出来,这个设计是很有效的。既然我们已经预设了,坏人比较少,好人比较多,那么专门去识别坏人就显得比较经济了。
诺布效应与“归责机制”的运作有关。归责机制,就是寻找“谁该为坏结果负责”这一问题答案的心理机制。
36、后视之明效应。
1)后视之明就是事后诸葛亮。
2)后视之明效应符合节俭性原则。
为了迅速解决当下的问题,推理就要走最简洁的路径,并用上最少的推理步骤。而使用推理步骤减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尽量扩大推理主体的“已知”的信息的稳固性,而缩小“未知”的范围。
后视之明以从主体获得该条知识的时间的角度去增强知识的内在价值,这种方式来扩大我们的知识体系的稳固性。
因为知识是越久被认为越有价值。如果你相信所掌握的某条知识在你的信念体系里已经存在了10年而不是10个月,你对于该条知识的调用也会显得更有自信。
另外,在“维护自尊”这一心理禀赋的影响下,当大脑需要为掌握某一知识技能的时间点进行重新定位的时候,当然就倾向于将时间点调前了。因为谁越早知道显得你越牛。
3)启动“后视之明效应”的两个条件。
第一:需要被聚焦的事件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的。
第二:这件事本身带来了与预期不同的惊奇效果。
人类是对反常有特别兴趣的物种,看到反常就会问“为什么”,而为了回答此类问题,就要寻找事件之间的意义,若找不到就会自己塑造意义。在塑造意义时,最省力的办方法,就是从结果倒推出意义来。也就是说,若反常现象不出现,人类心智的意义制造机制也不会被激发,而“后视之明效应”也大概率不会出现。
4)如何减少后视之明
后视之明效应很难被彻底避免,我们要反对的是那种过分的,赤裸裸的后视之明效应。换言之,至少在重大的公共事件上,我们要维持公共历史的相对客观性与检测性。
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制衡,是让健康的论证活动得以发生的社会环境。让不同的“后视之明”相互制衡,也就是,通过不同利益团队的历史记录产生彼此制衡。因为他们的观点彼此之间是有冲突的,这反而会给公众反思其各自言行的可靠性提供了机会。
37、沉没成本。
1)什么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中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2)群体决策不能避免沉没成本谬误。
一个人想问题会陷入沉没成本的思维效应,大家一起想问题则会陷入“承诺升级”的思维陷阱。
在承诺升级思维中,如果一群人在面对困难的局面时,会彼此给对方施加压力,逼迫对方把这个项目再进行下去,结果反而使得撤退变得更难。
3)为什么选择放弃那么难?
我们之所以有强烈的心理倾向要维持沉没成本,是因为与两个心理效应有关,一个叫“珍惜被拥有物效应”,第二个叫“厌恶损失效应”。
珍惜被拥有物效应,是说一件东西被你拥有了,你就倾向于认为它的价值更高一点。
厌恶损失效应,是指一个人他在面对可能的损失与可能的收益时,更愿意设法去避免损失而不是去收获收益。
重视沉没成本的心理倾向,体现了人类对于过往历史的高度重视,并由此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某种恐惧。对执着于这种效应的人来说,未来可能的损失比过去的既有损失更加可怕。
4)如何克服沉没成本偏见。
正确对待沉没成本需要一种“新”的心态,学会向前看,把关注的焦点从过去转移到当前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