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
一、三只眼
《论语》记载孔子与弟子的言行,这本书到底是文学、历史,还是哲学书呢?难以说清、辨明。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此章讲的是孔子与颜回的夸赞。
1.文学性:这一章的文学性,体现在两方面:“贤哉”出现了两次。“回也”,出现了三次。
一种语言的韵律之美,一种赋的写法;“人不堪其忧”对比与反衬,来突出颜回的贤。
2.历史性:历史上颜回却有其人 。
3.哲学性:不改其乐
颜回乐的是什么呢?安贫乐道。
文史哲不分家,中国语文的传统。学语文就应该睁开三只眼睛:文学的眼睛、历史的眼睛、哲学的眼睛,如此才能真正看清语文的本来面目。
二、岳飞《满江红》、林升《题临安邸》与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历史与文学之眼
“靖康耻”,是这三首古诗词的历史底色、情感底色 。
三首诗词特定的历史背景:
《满江红》:第一个节点,绍兴六年,岳家军因为粮草不济功亏一篑,秦桧被启用。第二个节点,被12道金牌要求班师回朝。第三个历史节点,绍兴十年,岳飞被剥夺所有军区军权,被赐死 。情感基调,是由“怒发冲冠”四个词定位。“怒发冲冠”是倒装写法。
“三十”是一种文化理念,建功立业的意念。
“云和月”也是一种意象,可望不可即。
2. 哲学之眼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