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吃饭时碰到了一位买奶茶的老奶奶,年纪看起来有70岁,我就好奇的问:奶奶,你也喜欢喝奶茶吗?老人不是喝茶更多吗?老奶奶却说,我不仅喜欢喝,家里还自己做呢,就是不加糖而已。
简短的对话,却让我开始反思,为何人会下意识的标签化思考?比如内心印象中的老人有什么标签?
身体不好,怕糖,怕油,对年轻人喜欢的文化,如摇滚、rap不是很理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上初中时,流行听周杰伦,但是家里别说奶奶,叔叔、伯伯、婶婶,还说这唱的什么鬼,咬字都不清楚,还什么哼哼哈兮(周杰伦的双截棍)。
那么为什么人会用标签化来理解其他新鲜事物呢?
因为标签化思考,会降低人认识新事物的成本,人在认识新鲜事物时,会习惯的从已经了解的事物里,去建立与新鲜事物的链接。而好的广告,就是降低人的认知成本,提升沟通效率。
比如,农夫山泉著名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市场上矿泉水这么多,从最早的乐百氏自称27层净化,水中贵族百岁山,但为什么唯独农夫山泉的广告词让人记忆犹新?
第一句,我们不生产水;
1.简单易懂,不会产生误解
2.引发用户好奇心,抛出了一个疑问,卖水的说自己不生产水,为什么?
第二句,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1.大自然,这三个字,容易让人联想到有山有水的画面
2.搬运工,常见的一个职业,意味着他们是把天然的水搬过来,而不会给水里加东西
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让一瓶矿泉水与大自然形成了契合。标签化,就是在人的内心里产生了一个认知锚点,也就是让用户建立了一个标签,想到农夫山泉,就想到大自然,当然,水是不是真的好,就不一定了。
就像去头屑用海飞丝,那么海飞丝真的能去头屑吗?但是广告词让你产生了认知偏差,在我的认知里,老年人就该喝茶而不喝奶茶,可我想的和真实并不一样。
那么如何避免认知偏差呢?
延迟判断,也就是避免下意识的直接确定。
因为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复杂的,每一个看似真相的背后,实际上只不过是世界呈现的一个面而已。正如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有人摸到了象鼻子,有人摸到了象腿,有人摸到了象耳朵,他们认为的大象必然不一样,因为他们缺少了视觉这个确认真实的维度。
可是,你以为你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吗?还记得三打白骨精吗?唐僧看到的是善良的女子和她的父母,都被孙悟空杀死了,但是,孙悟空看到的都是白骨精。
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
明朝末年,在四川有一位农民领袖张献忠,据说有一回他忽然听见小孩的哭声,原来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小孩走过来,哭声是后面跟着的那个小孩发出的。奇怪的是,这个妇女抱着的孩子明显比一边走一边哭的孩子岁数大得多,张献忠看见又想:这个地方的人果然坏透了!这个女的抱着岁数大的孩子,让岁数小的孩子走路,肯定因为岁数大的孩子是自己的,岁数小的是别人家的。
因为对方只是妇女和小孩,张献忠不怕暴露自己,他从庄稼地里走出来,问这个妇女:你为什么抱岁数大的孩子,让岁数小的孩子走呢?女人回答:走着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抱着的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死了,太可怜了,我自己的孩子哭就哭吧!
张献忠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判断多么错误。
但现实生活里,有多少次机会我们能像张献忠一样,接触到真实呢?
你可能会说,延迟判断我知道,但是要养成这个习惯太难了吧,是的,这注定是一个修行,不过你能不能开始试着给自己一个承诺:
当你意识到自己浮现情绪时,请避免做决定与说话。
如果非得做,那就隔一天。因为理想的状态下,人是理性,但真实的状态时,人容易陷入非理性的感性状态,情绪一旦出现,动作、言语、手势都会超出控制,因为当人认为自己是一个看透本质的孙悟空,但在旁人眼中,很可能就是被迷惑的唐僧。
让你痛苦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并非你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