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中矩”大概算不得是一个“好词”,尤其是当我们某个人被贴上“中规中矩”的标签时,常常会觉得委屈和不爽,遗憾的是,用它来描述我们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企业的所作所为却显得十分贴切、符合实际。比如之前看到彭博商业周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优秀”年轻人的一致特点是:毕业于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都有大公司的实习经验,考试成绩都非常好……然而普遍缺乏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我有个在业内很资深的同事,从业很久,思维活跃、充满智慧,专业能力也很强,非常受企业欢迎,几乎所有参加过他课程培训的学员反馈都非常正面,但是他有两“毛病”:一是从来不穿西服,更别说西装革履一整套了,所以,无论是讲课还是日常工作,他从头到脚都是休闲装;二是他的普通话不标准,带有较浓厚的家乡特色。本来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缺点,包括他自己在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中,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然而,有一次,他在国内某大型企业讲课,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收到听课人员的反馈很差,评分很低,后来我找到了该企业的《讲师评分表》,这是重庆某大型国企业,每次请外面人员讲课,所有参训人员都要填一张对讲课老师的评价表,表格分得比较细,大概有:1.讲课老师仪容仪表;2.普通话标准清晰;3.内容的实效性;4.课堂互动、趣味性……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那张表所列的详细内容了,但是清晰记得表的内容非常全面,乍一看,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不愧是老国企,连一张评分表都搞得这么专业……然而当我们对这张表认真分析时,会发现有一大半的评分维度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认为评价一堂课最关键的指标应该是内容的实效、启发思维及理论的准确性,而其它诸如讲师个人穿着穿着、普通话等不应该作为打分的维度,即使有,也应该是很小的比重,按这个《表》筛选下来的老师,势必就是“中规中矩”者,而且往往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据我的观察,企业中比较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是“可行性”,如可行性研究、可行性分析、可行性报告等,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稳步、有序发展、降低了风险。但是,有研究表明,聚焦可行性会分散企业对寻找创意的注意力。在一项研究中,专家要求受试者不断思考“怎么样”的问题,让他们形容怎样做成某件事。对另一组受试者专家要求他们不断询问“为什么”的问题,让他们形容自己为何做某事。“怎么样”观念与可行性息息相关,拥有这种心态的受试者在给充满创意的点子打分时,给出的分数通常低于思考“为什么”的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应该把“可行性”抛在脑后,但是公司应该明确的是,对可行性的关注会扼杀创意。例如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场”。他会说,“让我们做点新东西吧”,他的雇员回答:“还能怎样创新?!”他说:“放手去做就好。”这种做法也许对创新有益,因为员工会减少对可行性的顾虑。
我们一方面鄙视着“中规中矩”者,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在使自己变得更加地“中规中矩”。据说全世界最训练有素的人员就是美国的护士。可是,研究发现她们80%的时间都花在那些非专业的事情上。她们花时间填写那些显然任何人都不需要的报表,没有人知道这些报表的用途,但还是得填,而这种工作就落在护士身上。同样,我们很多公司的行政人员,有一大半的时间不是用来服务他人(顾客及一线员工),而是在服侍电脑、服务各种表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