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梦溪书谈。文责自负。
如果一个人有热爱的事业,有非凡的伴侣,有优秀的儿女,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忠诚的读者,在某一领域有耀眼的成就,那这人的一生,简直太让人羡慕了!
这样一路开挂的人生,就是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的一生。
难怪他在85岁高龄撰写的回忆录《成为我自己》一书最后说道:“这就是人生?那么,再来一次!”
如果他的回忆录仅仅是回顾自己的卓越和不凡,展现自己的幸福和圆满,那他就不是那个受人尊敬的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了。
在回忆录中,他真实地暴露自己童年的自卑,求学的焦虑,对衰老的恐惧;
毫无保留地讲述他早年在贫民区生活的窘迫,与自己母亲的爱恨纠结,对一些患者的真实想法,少年时期缺乏同理心的自己;
真诚而坦然地诉说自己对人生导师的向往,想要被拯救的幻想,被赏识被肯定的愿望;
并直言不讳地透露自己与爱人的情感危机,对四个儿女都经历离婚的遗憾和反思。
他还几乎记录了自己所有作品的写作历程,这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的主要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在书中你不会找到任何一章谈自我实现,谈更好地成为自己,但他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如何更好地成为自己。
从“一个贫穷的移民杂货商惶恐不安、自我怀疑的儿子”,最终成长为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心理学大师,他的人生历程,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有什么样的启示和收获呢?
下面结合书中的案例,谈一谈最触动我的三点:
Part 1
大量阅读
十来岁开始,他就养成了睡前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让他受益终生。一直到现在,已经91岁高龄的他,仍在坚持阅读。
12岁开始,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每周六在那里待几个小时,再借上6本书。在那里,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尽管没有人生导师,他想出了自己的阅读计划:每周读一本自传,从姓氏以“A”开头的人开始,然后顺着字母表一直往下读。
读到“T”的时候突然停下来转变了方向,开始如饥似渴阅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
他说: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心疼那个孤独、惶恐、但是意志坚定的小男孩,并且惊叹他设法通过自我教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尽管很偶然,没有鼓励、榜样或者指导。”
我更倾向于这是必然,因为我相信,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们永远不会迷路。
在他对学习精神科专业越来越坚定的时候,开始大量阅读这个领域的书籍。
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开始住院实习时,亚隆的爱人玛丽莲申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项目,博士论文主题是卡夫卡和加缪作品中的审判之谜。
在玛丽莲的鼓励下,亚隆也开始阅读卡夫卡和加缪,还有其他的存在主义作家。
后来,心理学家罗洛·梅的《存在》一书,吸引了亚隆的注意力,这使他开始了哲学的广泛阅读。
至此,在亚隆的内心深处,他知道他已经找到了终生的事业。
文学、医学、哲学,为他搭建起了一条完整的进入心理学的通道。
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亚隆的一路成长史和他的阅读史紧密相关。
越是读书,就越知道该读什么书,要读什么书。
以书找书,通过一本书链接到另一本书,就好像这个世界给我们接连开启了一扇又一扇窗,让我们看见更加辽阔的天地。
Part 2
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是对自己做出理性、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评价,也就是真正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知道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
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才能建立清晰的目标,才能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有信心做出明智的选择。
亚隆住院实习结束后,他通过招聘广告选择了三个感兴趣的职位,准备面试。面试了两个就都被选中。在当时的岔路口上,他并不知道未来自己能够做什么。
其中,加州大学的薪资待遇更高,斯坦福大学的薪水要低很多,二者薪水之间的巨大差异一开始让他动了心。
但是斯坦福大学的大卫·汉堡的远见,让他印象深刻,他想要成为大卫·汉堡正在组建的大学科系的一员。
他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教学和科研的一生。
虽然他没有任何积蓄,每个月都靠工资生活,但是随着他对这两个选择进行深思,钱不再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
他最终选择了斯坦福大学,并在这里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成为终身教授。
亚隆在工作中,一直小心地避开任何需要对质的行政岗位——例如主席的职位、委员会领导,或者教务主任。
正如他在书中所说:
“我总是告诉自己,避开行政职位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我真正的长处在临床研究、实践以及写作上面,但是我现在必须承认,我对冲突的恐惧,我腼腆的禀性,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自己的客观剖析,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知道自己擅长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也就知道了如何取舍,如何做出选择。
Part 3
保持热爱
几乎每一个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离不开心底真正的热爱,孜孜以求的热情。
亚隆被人誉为是最会写小说的心理学家。
除了专业著作,他创作了很多心理小说,其中几部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些正是源于他心底的那份热爱。
他一生都喜欢讲故事,而且经常把一些治疗故事,偷偷写进专业著作中。
多年来,团体治疗教科书的许多读者告诉他,他们愿意忍受许多页枯燥的理论,因为他们知道会有一个故事等在转角处。
所以,在他56岁的时候,他决定做出一个重大的人生转变。
他将继续通过写作教导年轻的心理治疗师,但会把故事放在第一位,让它成为他教学的主要工具。
他觉得,是时候释放自己内心那个说故事的人了。
当他沉浸于尼采的作品时,他发现自己陶醉于尼采那强有力的语言,无法将自己的思绪从这个19世纪的哲学怪才身上挪开,他是一个如此才华横溢,但又如此孤独和绝望,如此需要帮助的人。
他知道,自己的无意识早已选好了下一个课题。
为了写这部小说,他摆脱一切干扰,这就有了后来被改编为电影的《当尼采哭泣》。
亚隆在对写作的热爱中,不断学习探索实践,不断地做出调整,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
直到他85岁写这本回忆录的时候,他仍在说: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我的衰老使我更能理解和安慰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我是一个作家,沉醉于写作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放弃呢?”
唯有热爱,才能长久的坚持。
唯有热爱,不惧岁月的漫长。
写在最后
泰戈尔曾说过:“人最美的样子,不是成为别人,而是成为自己的时候。”
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最终成为自己。
即便如今已经91岁的亚隆教授,也仍然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成为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我们一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