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做起事情来总是自信心不足,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个事情也做不好。
自信心往往首先是自己信念层面的事情,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面对事情时的第一反应。
就像朋友的孩子,她说孩子一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事情,就容易说自己做不到,就认为“我不行”,我们以前学习“理解六层次”时,曾说过,上层的“信念”决定下层的“能力”和“行为”。“信念”指导“行为”,并直接影响结果。
在人的自我“限制性信念”里面,最常见的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这个“信念”会直接导致孩子停止迈出“行动”的脚步,面对挑战时畏手畏脚,或者直接放弃,甚至连尝试的想法都不会有。
孩子小,信念的“思维模式”还没有那么坚固,我们不妨刻意来引导其打破这个“我不行”的限制性信念。
NLP的“五步脱困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当孩子面对困境,很无奈地说“我做不到……”
2.这时妈妈的语言引导就很重要,“妈妈知道这件事情现在对现在的你来说,暂时还做不到,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会做不到。”共情孩子,先从情绪上接纳他,给予理解(妈妈以前的时候也做不到,并不只有你这个样子,让孩子放松情绪,孩子最糟糕的情绪往往来自于,大家都很好,只有我不好,只有我做不到),同时强调只是“暂时还做不到”,将“做不到”的信念悄悄替换成“暂时还做不到”。
3.“那个时候妈妈做不到,是因为我不懂……”试着在分析中引导孩子看的做不到这件事情的原因可能是……或……
4.“后来妈妈就去学习了……,我就很轻松的做到了这件事情!”让孩子看到,假设我们学习了什么,或者去做了什么,就可以做成这件事情了。
5.“你要是学会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成这件事,而且一定比妈妈做的更棒。”点燃孩子的希望,让他对未来充满憧憬,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畅想一下做成功了这件事情的场景和画面,越详细,越形象,对孩子来说就越有推动力。
以上就是一个“五步脱困法”的简单应用小步骤。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语言是有魔力的,可以熄灭孩子的动力,更可以点燃孩子的希望。
如果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时间长了,再遇到困难时,“我不行”的信念就会慢慢松动,再之后“我不行”就会慢慢转变为“我只是暂时还做不到”。
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替换一个旧的思维模式,需要很多次的练习,在妈妈的引导下练习,在自己遇到事情时的自我练习。
这个NLP的五步脱困法,看似很简单,其实很有深意,它可以将“无解思维”变为“有解思维”,帮我们破掉“我不行”这个限制性信念的框架,而将“力量”由在“信念上否定自己”转移并聚焦到为解决事情“找突破口的行动”上。
图片往往更一目了然,再上一张图,回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