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的书是采铜老师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从时间掌控力、决策力、行动力、学习力、思考力、努力和创造力七个纬度对一个人的精进方式做了明确的指引,让我把从各种途径看到的跟个人精进相关的内容从这七个角度作了梳理,也真正落了地。我想先从“行动力”来总结下我的收获和思考。
现象
互联网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使人应接不暇,这时候的人很容易在信息中被淹没,迷失自己,觉得自己A也缺,B也不行,C也想学,D也要做。要说为什么要学PPT,为什么做自媒体,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你若继续问:学得如何了?做的怎么样了?往往得到的也只有“呵呵”。原因就在于太多的人说的多,做得少,行动力匮乏。也应了那就话: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文中观点
针对这种现象,先行动后思考。通过行动,产生最小化的可行产品,再通过反思不断地修整产品,使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先完成再完美。
在行动过程中,要善于分解任务,就像photoshop里的图层操作一样,在同一个图层里做一类操作,独立于其它图层,相互不影响。作者以用word和PPT写文档为例进行了说明。
比如,你现在接到领导布置的一项任务是用word写一份总结报告,并做成PPT。这时如果你不断地在纠结写什么内容?配什么图片?word怎么写?PPT怎么排版?那么可能快要到截止日期了你还在纠结,但什么都没有完成。那么不妨试试把任务分解。对于word和PPT都有对应的文字、图片和排版。这样便可以分成文字图层、图片图层和排版图层。分别去处理这三个图层,一次性完成word和PPT中的文字,再集中去查找相对应的图片,再统一去排版。如果你要不停的在文字、图片和排版中切换,那么由于切换会带来思路的打断,其效率是极低的。
利用图层工作法可以避免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用统一的思路来集中处理同类事物,减少切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我的思考
先行动后思考,先完成再完美,这是为了避免想太多,陷入不必要的细节中。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才是做任务的正确姿势。
我的房子最近在装修,拿到钥匙后我去房子里看了看,然后就跟工长在微信里讨论这里放冰箱,那里要装上橱柜,热水器不用燃气用电的......工长说大面上的可以设计,但一些细节还要等真正施工了才能定,边施工边讨论吧!果然,真正施工时出现了各种问题,原先的设计太别扭,要改水、要改电,位置还不够,真是不做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真正做起来才知道当初自己设想的大多用不上。工长给我上了一课,这也印证了书中的观点,先行动起来。
不过,要说接到任务后先行动后思考,我认为在行动前还是应该有一个整体的任务分析和规划。
就像上面的写word和PPT文档,总要先有个主题,根据主题列一个大致的框架,并把任务分解成文字、图片和排版,再具体的去行动,实施任务。否则直接上来就写,可能偏离主题,可能不知写什么内容,要先有个大方向才行。
再如我家里的装修,我也要先定下冰箱放哪里,热水器装电的还是燃气的,否则如果直接施工,等墙都刷好了才发现我放冰箱的地方没有预留插座,那么前期的工作都将会白做了。
有了大方向,那么不必追求细节,先沿着方向去做吧,边做边思考,不断修正行动方向,使其不至偏离大方向。
作者提出的图层工作法与时间管理中的按场景处理任务其实是不谋而合的。之前写过文章,对于碎片化时间,可以按不同的场景来批量处理,同样是为了减少切换时间,同样的场景下的任务,如发微信、打电话、回邮件等,在统一的时间下集中处理。
总之,不管是做具体的任务,还是给任务安排时间,先做框架规划,再按场景/图层分块,同一场景/图层的任务集中时间统一处理。就像写这篇文章,第一步,我先在纸上列出文章的三大块:现状、文中的观点、我的思考;第二步,集中码字;第三步,配图;第四步,排版、检查、发布。
你也来试一试吧?欢迎留言分享你用这种方法完成了什么任务,有什么心得?好的经验要大家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