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方也许不想交流,或者危险迫在眉捷没有时间交流,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能就需要使用强制力来避免伤害!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的运用强有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
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那是为了他的安全;如果我们打孩子的屁股或者骂他:你怎么这么笨!!那我们就在惩罚他。
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得到帮助。不够成熟的表现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罪有应得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我们会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们悔改,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此时,我们希望痛苦给他们的是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关系更加疏远。
惩罚的类型
体罚是常见的惩罚方式。我的担心是:对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父母的爱。1.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2.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3.我还担心,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除了体罚外,指责或否认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如果孩子刷牙是因为担心受到批评或被嘲笑,他们的口腔健康可能会得以改善,但自尊却会受损。
有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惩罚的局限性。1.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惩罚可能是有效果的,因为威胁或惩罚可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2.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出于爱干净或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或威胁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形是,孩子打扫房间是为了服从父母的指示—他们也许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避免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