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少年时代的结束,青年时代的开始,是人生的重要过渡期。—青莲
《别让孩子困在青春期》这本书是北京女作家青莲的作品,是她用生命的温暖陪伴另一个生命之后、心灵感悟和心血凝炼之作。
文中情节犹如一幕幕生活剧,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问题的发生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从中受益不浅。
青莲文如其人,文字犹如涓涓细流浸润心田,其温婉细腻的描述风格亦如初绽的莲花,散发出淡淡的馨香。
书中举例了许多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期的案例,告知我们父母如何去了解他们,如何去引导他们正确度过叛逆期阶段。
在青春期,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判断能力。
我儿子也经历了这个判逆时期,下面是我所见的青春期案
迷惘的青春期,不再只是阳光灿烂,也充满风雨和暗伤。
一:青春期的孩子心里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敏感和叛逆,随着身体发育遂渐走向成熟,荷尔蒙开始分泌旺盛,自我意识强烈,心理产生突变,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们迎来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有天儿子放学回家,放下书包跑到浴室,对着镜子左照照右看看,并且摸着他下巴说他好像长胡子了。
过了不久,他额头上又开始冒痘痘,我才发觉儿子好像变了,以前打死都不肯洗脸,却一反常态地、勤快地往浴室跑。洗澡、洗脸,还擦脸霜。
忽然有天,发现儿子的声线在一夜之间变了,他不再是那个说话奶声奶气的小男孩了。之后问题终于在他身上发生了。
儿子突然疯狂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手机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时常边吃饭边看手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我每天都要叫上好几次,有时我得动手硬把他从床上拖起来。由于睡眠不足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
他性情也有所改变,如果成绩没考好,他偶尔也会自责,并内疚、等负面情绪裹挟。
有次学校测验考试结束后,老师发短信通知我去学校一趟,我忐忐地匆匆赶到办公室。
老师拿出儿子的试卷给我,头摇得象拨浪鼓似地说,数学考得一踏糊涂,只能给5分(不及格),我看上面有许多的红色记号。
她还说他作业也好多次没交。原来在班上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结果现在他心浮气躁,学习效率明显降低,成绩也下降,并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顿时不知所措,儿子回来后,我把卷子给他看,他若无其事地说,不就是一次考试吗?何必大惊小怪的,我和他讲一通道理。谁知他根本听不进,放学后很晚才回家,我一开口他两手就捂着耳朵。
随之我也变得焦虑起来,同时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
我们只得釆用其他方式,并向老师们请教如何应对,还联系了心理医生,让儿子每周一小时去那里做心理辅导,我很惊讶的是,他很愿意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并把自己说给医生听。最终他从判逆阴影中走了出来,我们很欣慰。
二:青春期的心理情绪波动
从不同孩子身上反映出来,有的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悲伤孤独;时而激情满怀,时而自卑失落。
我们开学生家长会时,听到其他妈妈也为他们的孩子感到苦恼。
有一女同学的妈妈说,她女儿上课看手机,还时常咬指甲,她总忌妒别人比自己成绩好,出现厌学和情绪低落,把自已封闭起来。
她说女儿放学回来,总是把自己反锁在房内,作业没有心思做,一言不合就耍性子和父母对着干,她妈妈也很自责,平时很少与女儿交流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经历着急剧变化,表现出许多矛盾倾向。家长们焦虑不安,孩子们困惑又迷茫。
判逆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因素之一
三: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从懵懂少年走向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荷尔蒙分泌旺盛,还有“逆反心理”。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个逆反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其生活和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必引起我们家长及社会的共同关注。
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的控制,要求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成人感”,他们对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他们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存在,所以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极易和外界产生冲突。
我认识一位太太,她儿子在15岁时,体重噌噌地往上涨,不仅个头长到了1米8,脾气性情也见涨。
他学会了喝酒,抽烟,只因外表长得成熟,常与一些不良形为的孩子混在一起,彻夜不归。
酒醉之后,乱砸路边车辆和划破人家的窗玻璃,常出入少年管教所。
四:青春期生理变化
一般学校都会有专门课程,男女生分开教室上课,有时儿子还会问我们一些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要长大?为什么要生孩子?不过各个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师,时常邀请家长共同探讨判逆问题,还主张让孩子们自已去咨询心理医生。
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传承和熏陶过程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一百分的孩子。只有当家长学会改变,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生命互相影响的过程。父母的人格能够内化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孩子出现问题是对家长教育失误的提醒,只有当家长学会改变,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怎样应对孩子青春判逆期
我们作为父母言传身教,必须要做到三自:自醒、自修、自救。
1:自醒,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2:自修,要明确“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是虐待,真爱需要学习”的理念,促进自我觉察。
3:自救,家庭教育不可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关键期,就像庄稼一样,错过了时令就无法补救了
有人说: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
学会真爱是智慧家长的必修课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教会孩子感受爱的能力和回应爱的智慧。每个人都置身于爱的长河里,而父母之爱是起点。父母如何理解爱、表达爱、传承爱,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智慧型父母的必修课之一就是要识别真爱与假爱。
溺爱是一种假爱,不论是包办型的溺爱或者是纵容型的溺爱,其真相都是父母对“内在小孩”的宠爱。
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需要,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真爱是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其不同的成长需要,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并且与西方发展心理学非常契合。
家长们务必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关键期,切勿错过时机。人生有两大悲哀: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欲教育而木成舟。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的生命不断完善的过程。
父母的爱和关注对孩子弥足珍贵,它是万金难买又人人皆有的良药,能够疗愈心灵的伤痛。
中国许多父母动手打骂孩子,其实解决不了很多问题,在欧洲我们却没有这么随心所欲,更不可能动手打骂孩子,将会受到法律监督和约束。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
女儿的同学Eva,她妈妈在她10岁那天与她父亲离婚,她母亲嫁给了外国人,12岁那年她随母亲搬到了德国。
由于读了五年的大学,都没拿到文凭,于是她很惭愧又自责。
在她14岁时,妈妈又给她生了个弟弟,她正好处在青春期,父母把所有的关注、关心和关爱都给了弟弟,而对她不理不顾、形同陌路人,她很失落。
她继父也为了锻炼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在16岁时就让她搬出去住,她觉得自己被父母彻底抛弃了。
她感觉自己没有生存的意义,她患得患失,没心思上课,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她妈妈一时冲动,甩了她一记耳光,她愤怒不已,把母亲告上了法庭。最终对搏公堂。这一案例引起了许多家长们的重视。
当家长学会改变,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谁的青春不迷惘。
青春期孩子怎样勇敢地走过生命雨季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棵树,每一棵树的身上都有岁月的年轮和沧桑印痕,每一朵花的绽放都要经历风雨雷电的洗礼,每一个生命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和伤害。有些伤害和痛苦是生命成长中必经的历练,无痛苦不升华,无升华不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才能顺利走过生命的雨季呢?除了父母和老师给予辅导之外,教育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
具体来讲需要走过四个台阶:
第一阶,原谅父母的过错。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问题来源于有问题的家长”,但并不是说孩子的问题全由父母负责。
第二阶,接受自己的命运。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家庭、出身甚至遭遇,比如被送人寄养、父母离婚、被打骂等,这都不是你的错。
第三阶,不介入父母的纠纷。孩子无需承担父母的痛苦,如果父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受过心灵创伤,或因家庭矛盾战火不断,孩子不必卷入其中。
第四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那么自己的行为也需自己负责。
有人说:应做好孩子的情商教练,给亲子关系上个保险。父母要正确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消极面,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让其安稳度过青春判逆期。
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我们身为家长,要解决孩子判逆心理、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父母也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父母要学习爱孩子和教育孩子,学会做智慧型家长,孩子也要了解自己、觉察自己,接受自己还未真正成人这个现实。对不属于自己的问题保持边界,不要过于纠结,多和父母沟通,欣然接受父母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安然走过青春期。
1:父母要学会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多听孩子的想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拉近亲子之间关系。
2:在外人面前尽量少批评和少指责孩子,哪怕孩子犯了很大的错误,否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比如孩子在这个空间,能够满足个体独立和保守自己的秘密。
4:尊重孩子自主选择。
谁的青春不迷茫?只有走过了伤痛青春,踏过生命的暗礁,他们才能见到雨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