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01
“在吗?”昨天下午,我一大学同学给我发了这条微信。当时正在写文章的我,看了一眼,没有立马回复。
我很怕别人只是发过来一条“在吗”,哪怕你在“在吗”后面再接上你要跟我说的事,也比这孤零零的两个字要好。
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句没有下文的“在吗”多半没有什么好事,等我文章写完,问她什么事,她回我,最近任务比较重,希望我能去申请一张信用卡,最后还补上一句,申请完如果不用,不激活就好了。
我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要回些什么。身为一个重度整理强迫症,我会把一切用不到的东西清走,何况我已经有两张信用卡了,我为什么要为了一个任务,再去申请一张?申请下来了,我不可能就这么放着,肯定要拿去销掉,真的是徒增我的烦恼。
一边是每次找你都没好事的同学,一边是徒增的麻烦与烦恼,在这个问题上,我宁愿还是牺牲下过往的同学情。
02
因为大学学金融的关系,我的大部分同学都在银行上班。既然在银行,少不了要完成任务。所以我经常会收到“帮XX号XX网点投票”、“给我第一条朋友圈点赞”之类的消息,举手之劳,我通常都会帮忙。毕竟,不用关注什么公众号,也不用注册,也不用转发,就点个赞、投个票而已。
但填写资料,帮忙办信用卡,这件事在我这里还是觉得有些over了。毕竟在我看来,想让别人愿意帮你一个忙,那这么忙应该是很轻易就能做到,比如点赞,但你要求点赞还不行,还要再写20字以上的评论,这个忙就已经不符合“举手之劳”的定义了嘛。
这就像,你希望别人帮你投票,但还补上一句“转发这个投票到你朋友圈,发动更多人投哦”。Why?真是黑人问号脸。
不可否认,银行业的个人业绩和任务息息相关。但功利一点来说,我为什么要为了一个每次找我都没好事的人,去增加我的麻烦,加速对方完成任务?
从大学毕业到30岁,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这5年,足够让一个人在行业或岗位上发生一些改变。可能是人脉资源的扩张,可能是能力技艺的积累,可能是自我管理的提升。但你总归要有一些改变吧,你不能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发动班上同学帮你点赞、投票、转发甚至办卡、存款、买理财产品,到了30岁的时候,还在发动当初的同学帮你点赞、投票、转发甚至办卡、存款、买理财产品。
5年过去了,工作模式却没有改变的你,难道不应该思考下为什么吗?
03
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需要为“你想过得更好”负责。
我写作,也开课,但每次一套课程研发上线出来之后,我就一人发在朋友圈里,不会让他人帮忙转发。毕竟,你想赚钱是自己的事,怎么能总是依靠别人呢?想让更多人报名课程的方式,难道不是应该先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能,变得让别人足够信赖,让课程设置的更为系统巧,课程售后更加人性化吗?
相比每次请别人帮忙转发,我觉得这才是一条“捷径”。况且每次请求别人帮忙,就会消耗一次人情,除非对方是和你十分要好的人,否则我是觉得还是不要开这个口。
如果你问我,写职场这么久,有没有什么是可以和应届毕业生分享的,那就是尽量去“学生化”,让自己赶紧变得“职业化”。
学校和公司显然不同。在学校,你是交学费的那一方,在公司,你是收到薪酬的那一方。你不可能还像在学校里一样,在面对小组任务时,撒撒娇就可以让其它组员帮你分担本属于你的任务;你不可能还像在学校里一样,在某个人不帮你的时候,逢人就抱怨他人的薄情寡义。
我一直以为,工作多年的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那天突然惊觉,并不完全如此。不要怪人心太悲凉,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现实。而让自己变得更职业化,则是你应对这个残酷世界最应该开启的模式。
“得到”里说,职业化本质是去本能化,它要求你用职业的需求去重塑自我,懂得做重要的细节,让领导和合作方觉得你专业靠谱,才能争取更多的资源。
首先,去本能化,需要你永远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工作中,你向客户提出某个方案,客户看到这个方案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你为了自己的薪资,让别人帮你转发、办卡、存款、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别人是什么样的感受?
其次,去本能化,需要你用职业需求重塑自我。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你消极对待、闹情绪甚至哭鼻子,都属于不职业化的行为。既然是工作,肯定有不顺心的时候,或受到“吹毛求疵”的时候,你倘若只会骂骂咧咧,不尊重别人,那你也很难赢得尊重,并降低信任成本。
有人说,所有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多年前,你选择痛苦还是安逸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职业化,是你在商业世界的教养。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不太舒服,但你必须学会这个转变。就像你学游泳,你总是看,却不下水,很难学会,但倘若你下水了,可能呛了好几口水,但很快就学会了。
学着去克服做个“职业人”过程中的不适感,学会做个“为自己挣得每分钱”负责的“职业人”,努力让自己活得“硬气”一点,别让年龄和时代裹挟你而去。
—END—
相关内容分享: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发送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South_Lin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正过着白天写公文、晚上写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