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朋友对这个话题的讨论,都在于“树深时见鹿”改成“林深时见鹿”的意境差别,说改得不好,肯定是李白写得好——诸位的古文修为我是佩服的,但是你们真的不知道“林深时见鹿”是怎么改动的吗?
其实这个改动,单独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树木成林,“林深”未必就比“树深”要差。而且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二冬”部的孤雁出群格五言律诗,首句押“一东”部。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的基础平仄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也就是说“树深”改成“林深”,更加符合基础平仄关系,连“首字不论”的借口都不用了。但是从本联平仄相对来说,“树深时见鹿”是“仄平平仄仄”,对句“溪午不闻钟”为“平仄仄平平”,在首字不论的情况下,既相对又对仗,比“林深”的完成度更好。
不过这都不是这个改动的问题所在。
真正使用“林深时见鹿”是很流行的网络句子: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看上去很唯美对不对?有山林、有大海,有麋鹿,有蓝鲸,有美梦,还有你。
这三句形成排比,也是一种比喻,用林深见鹿,海蓝见鲸的美好感觉来比喻清晨看见你,既平常、又虚空,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抒发的是对爱人超越情欲的爱。
不过这句“林深时见鹿”实际上和“树深时见鹿”差得很远了,差在文白之间。
这句话很好懂,也不必翻译,我们只需要断一下句: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因为是排比,所以三句结构一致,所以第一句的意思其实是,在树林深处的时候能看见小鹿。
而“树深时见鹿”呢?在李白诗中的断句节奏为: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时”在这里是“时不时”的意思,其实“树深”还是“林深”关系不大,只不过李白的意思是在山林里行走,时不时能见到小鹿——这个意思就和现在改过的“林深见鹿”差别很大了。
不排除是某位美文作者,看到了李白的这首诗,并没有正确断句,没有精细了解这句诗的意思,只是觉得感觉很好,便加上了后面的句子重新创作。
“树”改成“林”问题不大,但是“时”字之差,就直接将文言文理解成了白话文。
当然,放在各自的语境中,也能讲得通。
但是你要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就是没有理解透彻的缘故,而且后两句是否有其他典故,或者从别的地方拼凑而来,也未可知。
原本很美好的句子,因为这种断句的文白差异,让我对整个句子都产生了怀疑。
我还是很认同这种虚幻美感,特别像一些日本动漫电影中的情境设定。
其实李白早期生涯写下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勾勒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隐秘、寂静、访友不遇有些惆怅加无聊的个人情绪,其闲淡感觉完全不是修改后的爱情表白句子所能替代。
毕竟这些句子只摘抄修改了颔联中的一句,氛围就已大成。
李白原诗并没什么难的,就不详解了。
不过“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的流行让我们重新找出李白年轻之时的作品赏读,也算是一份功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