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歇尔 卢森堡
两年前读过这本书,当时是为了在读书会上分享,还做了很多笔记,如今再读,竟又和新书一样,完全没印象,说明自己根本没有吸收转化。这一次再读,没有了新鲜感,总想跳着读,但努力说服自己,还是再认真读一遍吧,看能不能读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毕竟现在的自己和两年前的自己未必还是同一个人,认知也许悄然发生了变化。
与非暴力对应的一词是暴力,在我们的认知里,暴力就是打架斗殴、战争杀人,但其实在我们生活里更多的暴力是来自于语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最容易伤害的,恰恰是那些最在乎我们的人,比如亲人、伴侣和朋友。这本书就是教给我们如何用“爱的语言”来沟通。爱人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那就先从如何好好说话开始吧。
书中对我有触动的点有:
1.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我们的转变和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当我们怀着理解、感恩、欣赏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人和事,那世界回报我们的便是同样的爱意,我们变了,世界便变了。
2.听到批评时,我们本能地会申辩、退缩或者反击,但如果我们转念一想,专注于彼时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便会发现内心的柔情。也就是当听到外界反对的声音时,我们要站在第三视角,客观看待发生了什么。这一点很难,因为是反本能的,任何反本能的事情都需要我们耗费能量去重复练习,才能让它替换掉我们的本能反应。
3.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我的感受如何?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导致那样的感受?
我的具体请求
4.错误的沟通方式: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5.区分观察和评论
我发现我可以区分观察和评论,但很难做到不评论。其实这和我们的逻辑习惯是反着的,为了更清晰的表达,我们习惯于运用演绎、归纳、贴标签的方式去总结一件事或一类事,照这么理解,所有的概念都是标签化的,比如懒惰、愚蠢、傻等词语。要克服这一惯性思维,需要动用《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2,要客观、公正地描述看到的客观事实,不能带有偏见和主观意识,这太难了。
6.区分感受和想法
感受和想法其实很好区分,如果在“我感到”后面跟随的是你自己的情绪词汇,比如喜怒哀乐,那多半是感受,但如果跟随的是我、你、他、她、他们、它、像、好似……通常都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你的想法。这一章列举了很多感受词汇表,有助于我们清晰描述各种情绪状态。
7.看见感受背后的需要
(一)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第一种是指责自己,将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这种选择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内疚、羞愧和压抑,自我价值感更低;第二种是指责他人,将错误归咎到对方身上。有时候这个他人也可能是环境,我们会感受到愤怒、无奈。第三种是关注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自己会有情绪?自己在渴望得到什么?有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第四种是关注对方的需要,对方质疑我是因为什么?他背后在表达什么需求?这时候我们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想事情,会更有同理心。
我们越能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相连,他人就越容易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
改变表达的句式,用“我感到.....因为我.......”这样的句式。
我们每个人共有的基本需要有:自主选择、内外一致、庆祝、相互依存、精神交流玩耍、滋养身体........
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不直接表达需求,而是通过暗示或者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习惯于压抑真实需求,好像提需求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必须别人替自己说出来才体面。
在通往情绪自由的成长路上,许多人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1)“情绪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要为他人的感受负责;
(2) “面目可憎”——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或需要;
(3)“情绪的主人”——我们全然地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牺牲他人的福祉也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
8.提出请求。
在提出请求时,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使用正向语言;二是越具体越好。
在开口时,我们越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越是能够实现所想。
但难点在于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真实需要,便提不出请求。
区分请求和要求:
只要人们认为我们在强迫他们,就很难友善地回应我们的请求,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责罚,“请求”就成了“要求”。这一点在父母、教师、管理人员中尤为凸显,因为这些人处于权利上强势的一方,很难用请求替代要求。
为了让人们信任我们所提出的是“请求”而非“要求”,可以清楚地表明我们希望人们出于自愿来满足请求。
9.同理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以同理心与他人连结:给建议、比惨、说教、安慰、讲故事、摆脱感受、同情、询问、解释、纠正。这些错好像自己都犯过,还是没有真正的和对方站在一起,只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方要的并不是来自他人的建议,有可能只是需要理解、看到,你与他同在。
用“你感到....是因为你需要....吗?”这个句式练习。
复述对方的话
以同理心倾听:试图分析问题无法使我们与他人同在,如果我们只是关心别人的话是否符合我们的理论,我们是在审视他们,而没有与他们同在。同理的核心是“临在”---全然地与他人以及他们当下的体验同在。
10.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停下来,深呼吸。
(2)看看我们有哪些评判性的想法。
(3)与我们的需要连结。
(4) 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未被满足的需要。
11.理解与表达需要是非暴力沟通冲突解决的核心。
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的步骤
首先,我们要表达自己的需要。
其次,不论对方说什么,设法找出他们真正的需要。
如果发现他们表达的是想法、评判或分析,而不是需要,我们可以继续寻找话语背后的需要。
第三,确认我们都准确理解了彼此的需要,否则,继续寻找话语背后所隐含的需要。
第四,尽可能地同理对方,以便让双方都能确切地了解彼此的需要。
第五,当双方都澄清了事件中的需要后,我们就可以用正向的描述行动的语言提出化解冲突的策略。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聆听彼此的心声,避免在言语中影射对方有错。
这一部分最难的便是如何猜出对方的需求并且准确表达,我们总习惯于权力争夺,争个对错和高下,非暴力沟通的思维模式和话术需要重复练习。
12.使用强制力背后的思考
我们也知道惩罚是不可取的,那应该如何强化孩子正向行为?
这一章节让我想到了斯金纳的一个理论---强化和惩罚
(一)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如孩子刷牙奖励他看一集动画片;考100分奖励100元等等,给予物质或者精神奖励。(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比如吃完青菜可以出去玩、完成几个阅读就可以玩航空模型)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如写完作业就可以不用做家务。早上晨读就可以取消睡前读书。
(二)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是施加一个消极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如批评、罚款等;负惩罚是去掉一个积极刺激。如拿走孩子一个喜欢的玩具,不写作业就取消出去游玩等。
我发现我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是正强化和正惩罚。因为简单、直接、有效。但其实负强化和负惩罚在某些方面更有效,显得没有那么功利。利用权威的压力去迫使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只会面服心不服,还是要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对话角度,把孩子当作同事、大人 ,去尊重、去聆听,亲子关系顺畅了,一切就都顺畅了。
13.如何表达感激和接受赞赏
向对方表达感激要具体
接受赞赏时带着同理心。
行动计划:
(1)和老公、孩子、同事用“我感到,因为.....”“你感到....因为你觉得....”来表达。
(2)不冲孩子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