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从没觉得自己是个矛盾的人,只是见过了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后,我发现人的认知也会随之改变。
十一回婆婆家,弟弟也回来了,大二在读,谈了女友,婆婆说他:你毕业了也不要回来,像你哥哥一样,在外面打拼去吧!回来两三千的工资,你做那做啥!
奶奶赶在明天前来送我们,问我再回来是什么时候,我说明年过年了。我看见她在默默地数她那颤颤巍巍的手指头,说:哦,还得16个月,奶奶和你婆婆又要想你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很容易感慨,但听完奶奶的话,就是会莫名的心酸。
父母,长辈,耗尽前半生来养育,却鲜有人是为了将子女栓在身边的。(虽然我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总想让我回家,但如果我能在外面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她们也是愿意放开我的)
闫先生的家人,就是把孩子远远推出去的那一种,不干涉,不过多询问,但却在孩子回来的时候,舍不得他们离开,盼着他们再次回来。
这是一种很好理解的矛盾心理,可我却第一次懂了那句“父母在不远游”!
在此之前,我每年过年回家,陪父母过年便好,十一可以各种出去玩。现在,我既羡慕那些长假可以到处玩的、能在朋友圈肆意晒图的小伙伴,又想回家睡上几天懒觉、醒来就有热乎乎的早饭、能够陪伴父母和家里的长辈……
我想,父母可能还有几十年可以享受,可奶奶和姥姥,将近90岁了,用姥姥的话说“阎王爷不收我,我就能多活几年”……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一类最孤独的人,或许说的就是老人吧,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也许还能通过手机打打电话、发发视频来看看孩子,而老人,耳朵听不清了,眼睛也常流泪了……
于我而言,初中的时候奶奶过世,高中的时候姥姥过世,闫先生的奶奶、姥姥待我比孙子和外孙还要好,我似乎没有理由不多陪陪她们。
外面的世界、美景和美食,年轻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体验,可生命从不等待,陪伴最忌讳拖延,情感交互最害怕变成单方面的怀念过去……我,最害怕的可能就是有些明明很轻易就能做到,却没做,直至后来变成遗憾的事情。
我想,我们都是矛盾的人吧,只不过要看矛盾的主次方面,究竟哪一个站在了思想的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