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这节课,授课目标是帮助学生厘清价值观的意义,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做出选择,包括选专业、转专业、就业考研和毕业方向。
课程思政设计:从目前正在热搜的话题入手,与学生讨论,脱下长衫的孔乙己,真的只能选择打螺丝,当快递员吗?
发帖人的本意,是鼓励年轻人多尝试、多实践,不要因为学历、身份的限制,让自己只考虑考公考编铁饭碗。而广大网友的观点却更加多样的展示了这个社会对于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复杂性:有人说,脱不下的长衫,怪就怪高培养成本下,家长们好面子的心理;有人说,孔乙己脱不下衬衫,反映着内卷的教育与现实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多铁饭碗提供给大学生;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想十载寒窗苦读,一朝成名天下,这是你我苦读数载的尊严……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是年轻人生活在家人和社会舆论的大潮中,价值观趋同、功利的表现,放在十年前,学生的毕业选择是多样的,有人做房地产,有人做金融投资、有人选择选调生、有人进公司企业,似乎每一种选择都没有那么多旁枝末节的干扰,更多是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即使初始选择体验过后不是自己喜欢的,他们也敢勇敢试错,通过转行、跳槽重新开始,调整计划,慢慢符合自己的心意。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却越来越不敢坚定地问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被社会大潮卷着朝向一个极窄的方向,成则一世安稳,败则一败涂地,有幸考公上岸的人,从此开始过上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守着铁饭碗,不敢跳槽,不敢变化,没有考上的人,开始沉溺颓废,在家里挑灯夜战,不喑世事,继续啃老,而家人的态度呢,也是愿意付出,继续支持,就这样,在哄闹的社会中,硬生生把长衫绑在了大学生身上。
事实上呢?谁说脱下长衫的孔乙己就一定穿上工作服,去做最基层的工作,去打螺丝、去送外面,还有很多能够用得上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地方,周末的师大,来了600多家用人单位,哪个提供的岗位,都是活生生的创造价值的平台,有大型国企、也有小微企业,有销售类挑战创新型岗位,也有行政类稳定内敛的岗位,这些都是“孔乙己”们可以穿上的彩色衣衫,现在我们应该让大学生去靠自己的眼睛看、去真实的体验、去实地考察,然后再去追问自己的价值观,我们都知道那很难,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难,也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难,可是如果生涯教育者不相信每个人可以有自己追求的幸福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又用什么去说服学生呢?保持独立思考的勇气,相信自己看到的真实世界,带着他们去感受体验,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课程思政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