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间小小的书屋,就在复兴路尽头那个简欧蛋糕房的隔壁。是什么时候开起来的,大家都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似乎都觉得它的存在合情合理,和老洋房融为一体。书屋门外挂的木头招牌,因长年累月的风水日晒而变得腐朽不堪,南方天气湿热,边角已经长了一层绿色的苔藓。招牌上的字不是规整的字体,像是随便用凿子刻得,没有包浆和刷漆,粗糙的近乎一块随手捡来的破木板,但是依稀可辨得上面“野趣”两个字,于是知道的人都把这里叫野趣书屋。
在电子媒体兴盛的今天,书屋的生意还算可以,毕竟看不出关门倒闭的迹象,反而每年两个开学季的时候,买书的人可以排到店外的院子里的。那就先说说这间书屋大致的样子吧。书屋所在的这栋老洋房和复兴路上所有的洋房格局都一样,南洋骑楼,前后有院子,一楼可以供给店家租用,每个门面有篱笆墙分开,野趣书屋就在其中。店前的院子不大,顶多算是个入户的小门庭,右边的篱笆墙借蛋糕房的蔷薇架,每年5月会开满粉色的蔷薇花,左边的篱笆墙上挂着几张木板画,不过也和门口的牌子一样,上面的颜料已经起皮卷边,更甚的已经褪色近乎全白的皴裂油漆皮,木板发霉的黑色斑点从一条条裂缝中间清晰可辨。挨着篱笆墙下有两张50公分高,30公分宽的老电影院木条椅子,一个上面可以坐至少3个人,其中一个也许因为时间长了,四个椅子腿都被铁丝十字形加固了一下,也就是这两条椅子更是给这家店的时间抹上了层时间秘密,因为那绑着的铁丝已经被磨的发亮,椅子和椅背能明显辨析出大家常坐的地方,因为木头也已经被磨得油光锃亮了。
店铺的门脸,门在右边,是单扇往里开的,黄色带十字格玻璃窗子。窗户比门宽,在左边,带突出来15公分的花槽,里面种满了太阳花。窗户的颜色也是黄色,和门配套,从外面看得出里面是挂了一层白色的纱布窗帘。
想要走进店里,必须先上两级台阶,南方多雨天,老洋房的设计也大多如此,无非就是怕下雨天被淹。正对着门的是一个类似于酒吧吧台的胡桃色收银台,很高,店员通常就在这后面收银办公,其实这是老旧的中药店的柜台改的。柜台后面是一个顶到天花板的胡桃色双面书架,对门的书架格子里放的不是书,是各种文具,从笔到尺,到回形针,分类码放,还有各种堆叠的笔记本,这是方便学生来买书的时候顺便买文具,不过也可以理解,现在各行业不也流行捆绑销售嘛。
左边4米长的墙,全是和柜台的书柜一样顶到天花板的书架,进门处是教辅,往里走是文学名著,再往里是学术,最后一个书架上是艺术类用书,而那个柜台后的书架另一面则是店长的藏书,因为没有分类,全部都有翻阅过的痕迹,并且有些书也许是年久失修,用麻绳捆绑起来放在书架上。虽然参差不齐,却透着错落的别致。室内剩下的面积不大,通向后院的门比前门宽一些,然后是一扇大大的落地窗。冬天的时候阳光可以很好的照进屋子里。就在落地窗放了一张半圆的翻新木桌和两张旧椅子,另外靠着柜台书架平行放着一张大木桌,六张配套的实木椅子。
穿过通往后院的门,门上挂着的铜铃铛发出喑哑的铃声。院子左边是一棵不知名的绿叶数,不知道在那儿多久了,只知道书店二楼的房间窗子推开伸手就能摸到叶子。右边的铁架子手扶梯是去二楼的,那里是卧室,站在后院向上看去,能看到欧氏雕花的窗台有着和门庭窗户一样的花槽,这里的花就讲究一些,像是矮株的玫瑰。
院子大树下被一个环形的水泥洗手台包围着,这个洗手台应该是找人专门设计过的。水池的一半可以蓄水,大概有30公分深,25公分宽,养着碗莲和两尾凤尾锦鲤,一白一红。水池的另一半是一个左高右低的洗手池,黄铜水龙头被磨得发亮,水泥池底因为长年累月的冲水变得光滑。
院子空余的地方放了四张圆桌,都是铁艺的,桌面是碎瓷片组合的马赛克,配套都放了四张椅子,除此便没有其他的装饰。
走过院子是一间有着两扇窗户的平房,门是玻璃的栅栏门,外墙是后来灰色水泥翻新的,看得出来没有多长时间。屋檐有漏水的雨槽,顺着左边的墙顺延到大树的水泥池的下水道里。因为院子不宽,平房延伸出来的屋檐,没有做柱子。
这间平房是一间手工作坊,平常店里卖出的工艺品和茶点都是这间作坊出来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我怎么那么熟悉这家店。我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季阳,野趣书屋的新任店员,刚来一个月。书屋的营业时间是24小时,员工三班倒,我在店里的时候和我一起值班的是一个叫吴峦的男生,貌似是固定的,因为一个月下来三个班的时间都是我和他一起,不过我还没见过老板。书屋每天开着,难免会遇到一些有趣和奇怪的事情,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陆续和大家一起讨论的。
欢迎来野趣书屋,不买书没关系,说不定你可以留下来一些故事让我和别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