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那时候受家里影响,比较喜欢阅读,往往一段文字就能激起莫大兴趣。姑妈在单位上订了《故事作文》和《素质教育博览》,看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每学期发新教材必先把语文书看一遍,之后再对感兴趣的课文找原著看,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回忆》,原文的诸多细节更有温情。《鲁滨逊漂流记》堪称“种田文”典范。那时候我妈经常出门进货,每次都会带回一大堆,而我也会如饥似渴地读,《三国》《水浒》《西游》从少儿版到原著版,越读越厚,从初看的艰难晦涩到赞叹作者的精巧布局;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叹于作者顽强的意志。至于和朋友一起互相考《哈利波特》里的小细节,比如某年某个学院的口令、谁魔杖的构成,更是一种同好间默契的小乐趣。当然同学之间,也会互相传播一些《沙僧日记》这种无厘头作品。
上了高中之后,学习更忙了,因为远离老家,班上管的又严,读书反而成为了少数的正当乐子,每个班大概会有一个读书角,上面放一些《意林》《青年文摘》《看天下》《凤凰周刊》等杂志,美其名曰“积累素材、了解时事”,高三还曾经乱入过一本《男人装》。那时候经常去定王台淘教辅资料,顺便也会淘一些喜欢的书和盗版游戏碟,回来先畅想一番放假了怎么玩,再开始见缝插针读书。高中的时候书读的更杂了,那时候也喜欢看韩寒,他这个情节发散的能力是真的强,描写很有画面感;还有一些书,现在想来多少有些浑沦吞枣,比如《全球通史》只是匆匆过了一遍,现在想来作者的论点思想倒记不清了。
高考结束之后,可能很多人都会把教材撕了,但是我觉得它们像陪了我很久的老伙计,十分舍不得,一股脑儿全扛回家了。我妈有个家里条件不好又有严重疾病的朋友,她女儿成绩很好,希望来要一些教辅资料。正好我就拿出来让她们挑,自己留了一些笔记,主要是上面有些上课老师们灵光一闪讲的段子,至今记忆犹新。这个妹子也很争气,后来高考到了中山大学,现在已经在广东的私立学校当老师了。
然后我决定补补之前想看但是不允许的小说。于是把金庸古龙和福尔摩斯探案集都看完了,还有《明朝那些事儿》和《盗墓笔记》,至此读书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乐事。直到跟家里就专业问题发生了冲突,厌恶的情绪便由此滋生,家里反而觉得是我不成熟,开始强推《曾国藩》《菜根谭》《厚黑学》《人性的弱点》《狼性文化》之类的书,每每发生争执必拷打我,“《厚黑学》你看了吗?没点本事如何在单位上立足”。读书对于我来说成了一件枯燥的事,好像我看一个什么东西就必须有所图,不像之前想到一段精巧话那种后知后觉的快乐。所以大学期间反而是我脾气最不好的一段时期,后来也强迫自己去看一些书,结果是别说看书了,去图书馆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别人看书我睡觉,马西埃看了一定连连称赞。
工作后,倒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那种本领恐慌,很多人都说“啊我就随便做一下写一下”,之后就端出一手精品。就像你跟朋友相约做饭,人家做个超级无敌海景佛跳墙、你做个答辩都没洗干净的九转大肠,相比之下更显拙劣。于是本着无论工作、考试、乐子都用得上的初衷,这两年又开始慢慢把读书这个爱好捡起来了。当重新体味那种后知后觉的快乐时,像一个多年的老友重逢一样,获得了一种内心的安宁。而且因为叠加了很多材料经验,对以前的一些书有了新的体会,对一些写得很辣鸡的玩意儿也能经常被逗乐,同时也能慢慢从以前不喜欢的书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点。比如曾国藩的相关(带货,推荐一手《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工作之后更加体会到那种困境中的压力;《激荡四十年》看过之后对这些年来的种种又有了不同认识,“现实看不懂的,就去看看历史;历史中看不懂的,看看现在”。当然,在专业程度和精读的层面,我已经远远被一些喜欢阅读的朋友同事甩在后面了,不过也庆幸自己没有完全被快餐文化绑架,一些碎片化的东西也深刻影响了一些人,让他们有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经常发出一些瞠目结舌的言论,比如在科普视频里指点院士。所以读书固然是重要的,会读书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特性,既要广泛涉猎,还要勤学善思,理清思路逻辑,最后才能厚积薄发。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祝大家身体健康,不要着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