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及运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说,“我有梦想”“我有理想”,我觉得有理想是件好事情,但是你要把理想写下来,要写成一句话,让这句话成为促进你行动的理由。这个过程也就是安斯康所说的,意图是在欲望支配下做事的理由,你一定要把你的这个理想从欲望的层面往下拉,细化到理由的层面,由此能够让它成为意图,这一步工作是很少有人做的。
有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无名之辈》,内容就是两个笨贼去抢银行。这两个笨贼的理想是什么?要做大做强。但是这个想法是非常非常含混的,你要把它变成一个理由层面上能表述出来的句子,你就得想想你要怎么做,但是他们没有经过这一步的思维训练,就一下子跳到不择手段这个层面上了,然后就变成抢银行这样愚蠢的行为了。
但我们前面也已经说过了,一个能够被明晰表述出来的意图,本身就包含着对于手段的范围的限制,比如你要以一种别人尊敬你的方式成为社会贤达,这个表达方式本身就排除了去抢银行这种可能性,所以《无名之辈》里面所体现岀的这个社会悲剧当然有很多维度,但是从哲学角度上来看,主人公脑子缺乏哲学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我也经常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是把理由和原因混为一谈的,比如看到孩子考得不好了,就说,“你考得这么糟糕,对得起爸爸和妈妈吗? ”你说这话很没意思,你要考虑的是他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某一个知识模块, 对这个孩子本身的知识架构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因为每个人的智力架构的特点都不一样,有些人就喜欢做这类题,有些人就不喜欢做那类题,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因为他本身没有考好的意图——请注意,这不是意图出现了问题,而是他的能力出现了问题。所以我套用一句话,就是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一些归于意图的问题,让意图的分析来解决,一些归于能力的问题,让对于能力的分析来解决,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