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撰写自己的自传,也就是我们的选择造就了我们的命运。
认(gai)识(变)自(ming)传(yun)的方法:
1.设置墓志铭
想象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概括你的人生。这句话你希望是什么呢?你想要是什么呢?其实这是一种以始为终的概念,确定一个目标,从目标倒推回来 ,你现在可以为实现目标做什么。回归到自传上,一旦你确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倒推回来,你现在离这个还差多远,还需要做些什么,从而找到如何改变自传的方向。
2.探访自己的生命隐喻
回忆记忆最深刻的事或者细节,通过回忆这类事件,可以察觉到对自己的改变起关键作用的事件和人。
我似乎没有记忆深刻的事,我一直都在想,我的大脑是不是缺了一块什么,对于过去的事件记忆很少很少,而且人生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改变,所以对这一块似乎没有体验。
这种怎么办呢,武志红老师给到一个方法——以小见大,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留意其中的重要时刻特别是你的感受和心念。最好的观察对象是一段关系,比如恋爱或者事业。心念是来自自我2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的预言是图像。只有自我2呈现的图像式的爱恨情仇,才能演变出自我1的外在图景。也就是说外在的意识是由内在的潜意识控制的,或者说外在的意识是潜意识的呈现,但是这种呈现不一定是统一的。比如说,前面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表面上是积极的,但可能潜意识是消极的。当意识和潜意识达到统一时,你就能勾勒你的人生图景,杜撰你的真实自传了。
一段恋爱关系:
上一段关系的开始,是在工作中,对方是一个外地人,我们的岗位是一样的,所以偶尔会有一些交流,当然,后来在一起后知道其实是对方找机会和自己说话的原因。在一段时间的小暧昧之后,到了春节,对方要回老家过年,每天能见到的人突然要很长时间见不到,我开始慌了,而且对方走之前也没有和我正式告别什么的,当时也没有挑明关系。所以在对方走之后,我开始对其产生了怨恨,所以在微信上,对方说什么话我都觉得带有一种攻击性,而这种假想的攻击性刺激了我的攻击性。其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你觉得我是玩具吗?对方听了这个话可能觉得受到攻击,或者觉得有点难过吧,然后就是一通解释,但是又不能捅破纱窗纸,所以可想中间是多么煎熬。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是我表白的。之所以是我表白,我想了下原因:1.我不喜欢改变,所以当一个我已经习惯每天见到的人很长时间不能见到的时候,我会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2.依赖性,对关系的依赖性,可能,因为从小性格比较孤僻?没有建立过很牢固的关系,所以一旦建立起自己觉得想要的关系时,就会对这段关系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春节期间,我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对方做每一件事,见每一个人,去到每一个地方都会给我发微信,这个过程是很愉悦的,虽然见不到人,但感受到双方对对方的想念,这种感觉,似乎是很享受的。春节回来后第一天上班,和对方约定在换成站汇合,那么久不见,我有的是满脸的羞涩,好几次想要牵对方的手,但怕被同事看见,几次都收回了。再后来,到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到最后,因为我辞职的原因,我们也就分开了。这中间,自己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煎熬。
整个过程中,似乎我潜意识里面都预感到我们最后的结局,所以潜意识真的会通过意识得以呈现。过程中,我的感受很复杂,有开心,难过,纠结,痛苦。
那么这一段关系真的是我的生命隐喻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