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场景下,有一类产品就是工具类产品,他们的作用往往有限,具有引流的作用。但是同样以工具类产品看ToB企业的建设,就比较奇怪。
互联网的工具产品
- 在互联网的产品中,工具产品稳定后,基本上就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再次成长的可能性不大。想解决增长的问题,就不能只是工具,而是通过与客户密切互动,增加内容,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用户始终保持新鲜感,才会持续使用与付费。例如b站、抖音、得到。
企业工具
- 同样逻辑在企业就跟奇怪,企业上马了一个系统(工具性质)解决了一个企业管理的问题,例如零件管理系统,然后就没有软件供应商什么事情了,因为后续的运作(零件的增加)都是甲方内部的人员完成,可以视为服务的一种体现,但是是内部员工完成的,所以企业很难在一个点上继续投资,更没有必要每年都建设。按照服务与内容理论,建设部门(零件管理部门)的本质工作不就是这个吗?
尝试的改进方案
- 服务商的改进方案之一就是把建设方案分阶段,例如AIOPS,可以设置5个阶段,同时每个阶段也比较模糊,容易操作。这样可以在一个企业也许可以做5次,案例cmmi5级。
- 还有就是同样的核心技术,应用到企业的不同领域,还是AI技术,可以在业务领域、风控领域、运维领域、人事领域,同样的案例,CMMI就是不同部门的认证都要分开。
- 还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对企业进行模糊化概念,多个领域的综合体。这也是项目好做的原因,因为项目具有特殊性,特殊嘛,懂得都懂。
工具类产品的窘境
- 而产品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一个清晰的痛点,产品卖点和主要适用范围也是清晰的,反而不好说在企业因为可以解决多个相似的痛点,采取重复收费的模式,企业真的有相似的痛点(场景),直接内部服务或者工具复制就行,没必要交多个费用。例如Jira工具,每个部门都用,开不通的权限和项目就行。
- 所以,产品在一个企业无法实现重复购买,就只想在更多企业中进行贩卖(也是同样的痛点),利用边际利润高来赚钱。
- 还有就是收年费模式,产品还是那个产品,但是要求企业每年都要交钱,现在CDH就是这个策略,直接选择不卖断,只收年租费,但是如果议价权很低,这个就是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