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很老很老,老得都让人觉得对它失去了兴趣,粗粝的画质、平淡的叙事手法、平庸的镜头和剪辑,这些都是普遍老电影给人的印象。
但其实往往越年久的影片,传递的情感和思想越质朴、越直接。就像这部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它将底层小人物的悲惨而又温情的故事演绎得令人动容。
将近70年的积淀,这部和我爷爷奶奶一个年纪的电影,再次把我看哭了。
影片讲述了一个失业许久的里奇,费劲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但得到这份工作必须有一辆代步的自行车。他和妻子商量后,用家里唯一值钱的嫁妆——三张床单换回了过去在典当铺当掉的一辆自行车。
可惜运气总是不眷顾这个可怜的家庭,里奇工作的第一天,自行车就被人偷走了。
为了找回自行车,里奇带着儿子布鲁诺和几个朋友,开始在罗马城的旧货市场走街串巷寻找他的自行车……
他能找到吗?不能,直到影片的最后里奇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在最绝望的时候,他采用了最极端的方式:偷窃别人的自行车。
当然他也没有成功,最后被路人围堵在广场上时,儿子布鲁诺哭丧着脸喊着爸爸,那一刻里奇作为父亲的人设瞬间崩塌。
虽然最后自行车主人放过了里奇,但对生活绝望的他还是在人流中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应该没有比在儿子眼皮底下偷东西被抓更加尴尬的事情了吧?
好在这个懂事的儿子在最后一刻,眼神都还是那么的坚定而勇敢,他没有对父亲的形象产生一点点的质疑。
当布鲁诺在人群中边哭泣、边抹着眼泪,再次牵起父亲的手时,仿佛那一刻孩子布鲁诺成为了一个大人,成熟懂事的大人。
穷苦的孩子会让人心疼,而穷苦又懂事的孩子更令人怜惜。
在电影中,导演设定了一个在顶层社会中挣扎的父亲形象,通过一个丢失自行车的小事件,折射的是整个社会顶层的困苦和艰难。
不过真正让整部影片升华的却是孩子布鲁诺,他在电影中所变现出来的处事和言行,让一直压抑的影片风格稍显得有些轻松。而在绝望的生活中,也因为布鲁诺的懂事依稀透露出了一点点的希望。
影片一开始,当里奇把自行车带回家时,布鲁诺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了,他打开窗户让屋子光线亮一点,然后抡起袖子帮忙擦洗车子,在清洗的过程中还不时抱怨典当铺没有好好照顾好自行车,出现了凹痕。
清晨要和父亲一起出工了,他细心地关上门窗,怕妹妹着凉。
才几岁年纪的他,像一个大人一样去为人处世,我们在为里奇家庭有这样一个孩子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在为后面遇到的丢车事件感到心酸。
影片升华的部分,是父亲里奇扇了儿子布鲁诺一个耳光后,愧疚的他带儿子去餐厅吃饭的那场戏。
这场戏,是全片贫富矛盾、社会阶层的差距演绎得最激烈的一幕:富人家庭的餐桌上食物堆积如山,而自己的餐桌上却是最便宜的食物和酒;富人家庭的孩子吃东西举止优雅,而布鲁诺则用手抓着吃;富人的家庭说说笑笑,而他们两却有点尴尬的不知所措……
对于一个生活窘迫的家庭来说,当时在这样的餐厅吃一餐饭,简直是一种无可企及的奢侈。但也就是这种奢侈,才和后面绝望的里奇去偷别人的自行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他跟儿子说:“除了死亡,什么都能熬过去。”
当时想,这位父亲真伟大,也许他已经觉悟了,明白了如何在穷苦的生活中学会生活的乐趣。
但结果并没有,当他再度回到社会,遇见了投自己自行车的偷车贼却无法将他绳之以法之后,内心又产生了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和愤世嫉俗的态度,他选择了偷别人的车,以满足自己工作的需要,亦或是报复这个社会。
《偷自行车的人》这部电影几度让我落泪。
特别是最后父亲里奇在人群中留下眼泪时,内心的防线也随他一起溃败,这是伟大的父亲,但在现实面前却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
我突然又记起影片开头,当所有人围着包工头在争取一份工作时,他却独自一人坐在远处,就这一点点的差异就足够看出对待这个社会的态度。
人生啊,怎么可以有那么多无可奈何,让人绝望到对生活失去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