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温润水乡,缠绵缱绻。至少我的印象中如此。
一月的苏州,天气阴沉,没有如丝细雨,却依旧湿寒透骨。从更南方而来,没有厚衣服,裸露在外的手,忍不住颤抖。
烟雨江南,曾经无限神往,苏州之行,没有让我失望。黛瓦白墙,青石绿苔。墙面偶尔的斑驳,犹如坠落的墨滴,绘制成自然滑落的墨迹,加上野蛮生长的爬山虎,没有了叶片的掩饰,原本的藤须的张牙舞爪显露无疑,看这温润的江南水乡,并不那么温润。
来到苏州,似乎总在提醒着我,在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时光沉淀的城市,只是一个文盲。随处的楹联题词,暗藏玄机;园林的布置精巧,如果不是导游的刻意解说,身在园中却难以觉察,只知道似乎有一些妙,但妙不可言。
空间构造,是苏州园林的精妙之处,不似西方园林或是皇家园林般壮阔雄伟,展示自己征服自然征服一切的唯我独尊感。
苏州园林要的是心,如同一种似有似无的随意,当没注意到,只觉普通无奇,而当你懂它时,懂它的四季不凡,懂它的别有洞天,懂它的用心良苦,这样就如同觅到一位知己一般,与你共同分享这份美景。
园林的导游会告诉游客,苏州园林的时间处理之妙,移步易景,时换景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春有迎春花,夏可赏荷,秋有桂花,冬有香梅雪。
信步游到园林的角落,一月腊梅刚刚绽放,淡淡的乳黄色,在青瓦白墙和嶙瘦的太湖石之间,温和得不着痕迹,迎面寒风,风姿摇曳。
腊梅是园林的精灵,不动声色的绽放。可能是我来的太早,梅花开的不多,腊梅开了些,粉嫩的黄色,星星点点。红梅有了些花骨朵,过于含蓄。记起在虎丘山上,昏沉的林木间忽然看到一抹艳丽的红色,山茶花开,肆意而张狂,绚烂到让这原本黯淡的冬季树林有了生机和灵魂,在这凌厉的冬季多了分妩媚,这一眸红色在苍凉的天地间格外耀眼吸睛。
园林的美不仅在自然,更在人文赋予的自然之美,比如苏州的盆景。对于盆景,现在随处可见,桌上一盘绿萝或者仙人掌,房间几盘绿植,点缀着周边,而到了苏州盆景,就上升了更多的美感。方寸之间见诸天地,犹如置身水墨山水画,写意至上。
每到一个园林,都会有一个盆景区,微型山水,深处幽静园林,盆景却可能是一幅大气山石盆景,微观山壑。
只是这种修饰性的盆景总让我不自觉想到病梅馆记,在感慨精巧细致的盆景艺术的同时,总有一点别扭。
苏州的美,不一定要去景区,可以沿着一条河或者小巷,慢慢游荡,会有游走在诗情画意中的错觉,居民楼是湿润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有人挂衣服在电话线上,有街坊邻居在路旁聊天,还有时不时路过的电动车穿梭在巷子里。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这山水画中,习惯了别人对他们生活的艳羡,终究只是淡然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倒是是心目中的江南舔了丝生活气息。
穿过一条条潮湿的巷子,走过一座座浮于水面的小拱桥,遥望不远处一座同样的小桥与水中倒影相辉相映,可能会看到一艘载着游客的小木船,在河流中缓缓移动,一侧的瓦墙树立,一侧的垂柳金黄回望水面,倒映在碧绿的小河里,沿河而动,迎风而起,波光点点,微微晃动,煞是美丽。
苏州的河,似乎随处可遇,如果不是沿河,那再走个几百米,总能再次碰到小河横驻,小河不宽,恰好能将两岸的景色倒映期间,微风波动,水面起伏,不负水乡之名。
夜幕降临的古城开始变得燥热,灯光昏黄,装饰着两岸的房子一边一角,映在水中,别是一番风味,而与白天的静谧截然不同。
灯光的装饰总是美的,犹如很多的灯光秀,光与水的配合总能发生远超于简单相加的景象。犹如园林的一扇隔窗,一座水廊。空间和时间因此而延伸。
微燥的古镇夜色总是有着各种的相似,人们压低的说话声,细细交谈着此时的感受,突然传来一阵琵琶声,评弹听上去就像电影引人入胜时候切入的背景音乐,随着东风徐来,夹杂其中,更带人融入这古街,恍惚有遗世独立的穿越感。
当然,很多人爱着这古城妖娆的夜色,斑斓,沉醉。
苏州,值得一来再来。